汕樟轻便车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CP-2000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7日 (六) 11:57 (取消112.120.42.194对话)的编辑;更改回Johnson.Xia的最后一个版本)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汕樟轻便车路,曾是位于广东汕头市澄海县境内的一条铁路。建于民国5年(1916年),由大埔县杨俊如萧亦秋等倡议凑建。起点站在汕头盐埕街头,终点站原计划为澄海东里(原名东陇)的樟林,然后再延伸到饶平县黄冈。汕樟轻便铁路分为几个时期修通:1918年由汕头通车到澄海下埔,次年11月延伸澄海外砂,1920年12月延至外砂桥站,1923年1月最后修到澄海县城埔美站,全长共18.5公里。運行方式為由人力驅動台車運行的人車軌道​(其他語言。因经济等因素,轻便铁路并没有按原计划修建到樟林。后来,当局以“妨碍市内交通”为由,限令拆除。至抗日战争暴发,其历史使命宣告结束。现汕头市内,只留下“汕樟路”街名和轻便车头地名。

车站

汕樟轻便车路沿途共设置汕头、金砂、东墩、浮陇、鸥汀、下埔、外砂和澄海八个站。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