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防空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Starcopter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2日 (四) 17:10 →‎主要職責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防空署(英語:Air Raid Precaution Department,簡稱:ARP),中文又稱防空處防空局,是香港政府在1937年12月籌組,於1939年初成立的政府部門[1][2][3],以應對二次大戰爆發後日益緊張的香港周邊局勢,籌劃及準備香港遭遇軍事入侵時所須的防空及民防工作[4],包括修建防空洞[5],籌建民防部隊及教導公眾應對空襲等[6],當時的部門主管為施柏堅(A. H. S. Steele-Perkins),1941年11月由柏高(B. H. Puckle)接任[7]。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觸發香港保衛戰[8],香港在全體軍民經過18天的苦戰後被日本佔領,1945年8月30日香港重光[9]。該部門於戰後已沒有實際須要而被撤銷;目前仍可進入的防空洞已交由路政署負責維修[10]

主要職責

巴里士山的其中一個防空洞入口。羅富國在1940年4月至1941年1月間曾因病返回英國療養,總督職務先由輔政司史美署理,再於1940年8月交由岳桐中將署任。岳桐雖然只是暫時代理總督職務,但在推行備戰政策方面卻更為積極,包括在香港島大量修建防空洞,不過也產生不少工程管理及貪污的問題。
灣仔巴里士山的防空隧道內部。
防空署規劃的巴里士山防空隧道示意圖。

防空署負責統籌防空洞的建造工程、設置防空相關的民防設施、培訓防空救護和滅火人員、教育公眾應對空襲,及制定公眾防空演練計劃等工作,以期降低香港遇到敵軍空襲時的人命傷亡[11]。1939年,防空署組建民防部隊招募市民參加,包括防空救護隊、後備滅火隊、消毒隊及挖掘隊等[12],該署在1939年便為超過6千人提供防災訓練,並印發小冊子教導市民應對空襲的措施[13];同年又於港九各區成立22個防空委員會[7],協調各地區的防空及民防工作。香港早於1938年開始在中區測試防空警報器[14],並於同年9月公佈將會實施燈火管制演習[15]。1939年6月,防空署從英國購入並在各區安裝防空警報器後,便開始籌劃大型防空及燈火管制演習[16],香港首次大型燈火管制演習於1939年7月27日晚上舉行[17],在演習期間,各家各戶、店鋪及辦公室,以及街上的車輛,都必須將燈火熄滅或把燈光遮蔽,而根據燈火管制則例,違者可被罰款一千港元[6]

1940年,因歐洲局勢惡化,防空署開始在香港實施定期的防空及燈火管制演習[18],自1940年4月11日晚起,燈火管制演習改為強制執行,防空署於一周前發布市民及各機構在演習時須注意的要項,而防空警報響起的時間將不會再提早公佈,防空總監又強調對屢勸不循者將依例予以起訴[19]。同年,該署在各區委派督導員,可在防空演習、實施燈火管制期間及在戰時,進入民居進行指導工作[20],防空署的督導及巡邏員皆獲發證書及識別襟章[21]。在1941年10月22日晚舉行的防空演習,時任防空署總監卑雲士更分別於晚上6時26分及10時20分,兩度乘飛機在香港上空俯瞰燈火演習的實況,並發表演習的成績及未完善之處[2]

為因應戰爭一旦爆發後的人力需求,政府於1939年已呼籲香港市民參加義務性質的防空救護隊及後備滅火隊等民防組織[22],並興建專門學校以提供相關訓練[1]。為應付敵軍可能會使用化學武器,政府估計如敵軍使用毒氣彈空襲香港,香港於數小時內便會變死城,但每個最少要30至50港元的進口防毒面具絕非一般市民所能負擔,所以除協助香港本地廠商製造防毒面具外[23];自1940年1月起,防空署通過政府補貼向公眾出售防毒面具[23],市民可到警署及防空署索取表格,填表後交回防空署[18],將獲安排量度面部的尺寸,以便提供適合大小的防毒面具[24],經補貼後每個防毒面具的售價為兩港元[23]

辦公處

防空署辦公處於1940年3月啟用[18],辦公大廈位於跑馬地[1],具體位置是現在的灣仔摩利臣山[25],辦公大廈附設一所防空訓練學校,備有救護設施,該處在平時用於辦公,戰時可用於避難[1]。不過,該幢大廈落成未久,日軍便於1941年12月入侵香港,大廈在戰火中受損。1946年,政府決定將大廈原址改建為健康院,提供醫療及產科服務[25]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新防空署年底可落成 平時作辦公室 戰時可避難 將會設防空訓練學校一間. 香港華字日報. 1939-07-31 [2020-04-23]. 
  2. ^ 2.0 2.1 防空當局公佈 燈火管制演習成績. 香港工商日報. 1941-10-24 [2020-04-23]. 
  3. ^ 鄺智文; 蔡耀倫. 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香港: 天地圖書. 2013-09: 91. ISBN 9789888254347. 
  4. ^ 本港燈火管制演習前晚成績最佳 防空處主任柏堅斯昨表示滿意 短期內再舉行大規模防空演習. 香港華字日報. 1939-07-29 [2020-04-23]. 
  5. ^ 將在山邊建防空洞. 工商晚報. 1940-09-08 [2020-04-23]. 
  6. ^ 6.0 6.1 正式公佈廿二晚舉行防空演習 市民觸犯該例者決罰款. 香港華字日報. 1939-09-19 [2020-04-23]. 
  7. ^ 7.0 7.1 史蒂爾柏堅斯談防空工作順利 政府機關人員多已實施訓練 防空分區委會經成立廿二個. 香港華字日報. 1939-02-04. 
  8. ^ 港督昨晚播講. 香港工商日報. 1941-12-09 [2020-04-16]. 
  9. ^ 香港重光週年紀念 全港官民熱烈慶祝. 香港工商日報. 1946-08-31 [2020-04-23]. 
  10. ^ 廢置隧道 (PDF). 土木工程拓展署. [2020-04-23]. 
  11. ^ Life in Hong Kong's ARP tunnels. Gwulo: Old Hong Kong. [2020-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12. ^ 防空總監柏堅斯談港防空建設日臻完善 民眾救護隊訓練成績極佳惜未足額 防毒為防空之一 重要部份未可忽視. 香港華字日報. 1939-07-10. 
  13. ^ 燈火管制演習旬內舉行. 工商晚報. 1938-09-01 [2020-04-23]. 
  14. ^ 試騐緊急防空警報. 工商晚報. 1938-05-13 [2020-04-23]. 
  15. ^ 隨時發出防空警報 盼居民與港府合作. 工商晚報. 1938-09-08 [2020-04-23]. 
  16. ^ 大規模燈火管制演習. 工商晚報. 1939-06-25 [2020-04-23]. 
  17. ^ 香港首次舉行燈火管制演習是在何年日. 華僑日報. 1964-04-06 [2020-04-23]. 
  18. ^ 18.0 18.1 18.2 緊急燈火管制演習改下月底舉行 防空新校舍短期內可落成 已決定三月一日遷入辦公. 香港華字日報. 1940-01-11 [2020-04-23]. 
  19. ^ 燈火管制演習下次為強制執行性質 防空總監昨公布遮掩燈光辦法 違例者決重罰 市民務須注意. 香港華字日報. 1940-04-05 [2020-04-23]. 
  20. ^ 防空署派出崗長段長. 香港工商日報. 1940-07-23 [2020-04-17]. 
  21. ^ 防空巡邏員襟章. 香港海防博物館.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6). 
  22. ^ 請參加本港的守衛工作. 香港工商日報. 1941-10-27 [2020-04-16]. 
  23. ^ 23.0 23.1 23.2 曾經政府為人人有豬咀,生產香港製造防毒面具. 港識多史.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1). 
  24. ^ 本港防空處發售防毒面具. 香港華字日報. 1940-01-19 [2020-04-23]. 
  25. ^ 25.0 25.1 防空局大厦改爲健康院. 工商晚報. 1946-02-17 [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