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顏嘉佑留言 | 贡献2020年11月16日 (一) 13:46 →‎參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又稱為南港國家生技園區,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型研究園區,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202兵工廠原址,是中華民國第一個跨部會組成的生技新藥疫苗研發園區,參與機關包括中研院科技部經濟部衛生福利部,總計投入了兩百億元新台幣打造[1]。其建構思維是以「轉譯醫學」與「生技製藥」為發展主力,建立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個基礎研究的基地後,再將研究成果交由周邊園區進行產品開發及量產。[2][3]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是由政府帶頭投入更多資源的實驗場域,並期望藉此輔導及吸引民間投資,以擴大台灣生物科技產業規模、提升產值及提高附加價值。[4] 未來將串聯新竹生醫園區形成台北到新竹間的台灣生技產業研發走廊。[1][5][6]

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籌設時,由於開發案現址原本具有豐富的原始沼澤生態,台灣作家張曉風曾於2010年投書聯合報,並在公眾下跪,呼籲馬英九政府不應將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設置於早已缺乏素地的台北市[7][8]

參見

來源

  1. ^ 1.0 1.1 吳佩旻. 經濟、生態兼顧? 國家生技園區爭議聲中開幕. 聯合新聞網. 2018-10-16 [201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3) (中文). 
  2. ^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之定位與營運規劃緣起國家生技研究-科技部
  3. ^ 總統視察「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7-10-24 [2019-09-15] (中文). 
  4. ^ 六大新興產業(98~101年). 國發會全球資訊網. 2015-06-08 [201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8) (中文(臺灣)). 
  5. ^ 副總統:我國生醫產業將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7-10-24 [2019-09-15] (中文). 
  6. ^ 盧金足. 陳建仁:打造台灣成亞太生技醫藥重鎮. 中時電子報. 2017-05-13 [2019-09-15] (中文). 副總統肯定台中精密機械產業發達,有很好的生活環境,可以成為5+2創新產業的鏈結基地,對於生醫產業的發展,行政院已規畫「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除了在竹北成立執行中心,並在台北打造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7. ^ 吳佩旻. 國家生技園區今開幕 中研院長:經濟及環境兩者兼顧. 聯合新聞網. 2018-10-15 [2019-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中文). 
  8. ^ 林志成. 國家生技園區開幕 張曉風悲悼. 中時電子報. 2018-10-16 [2019-09-1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