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世仁
溫世仁 | |
---|---|
出生 |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市 | 1948年1月21日
逝世 | 2003年12月7日 臺灣台北市 | (55歲)
死因 | 中风 |
国籍 | 中華民國 |
母校 | 国立台湾大学電機工程研究所 |
职业 | 企业家、作家 |
配偶 | 呂來春(1950~2007)馬來西亞檳城僑校董事長兼校長[1] |
儿女 | 溫泰鈞、温健钧 |
溫世仁(1948年1月21日—2003年12月7日),台灣台北人,畢業于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台灣企業家。歷任三愛電子廠長、金寶電子總經理、英業達廠長、總經理、英業達集團總裁、副董事長,曾獲中國青年救國團青年獎章。2003年开始创作长篇武侠小说《秦时明月》(遗作,相声瓦舍续写,明日工作室出版),杭州玄机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其初稿改编为动画播出后,在中国大陆引起巨大反响。2009年,其生前創辦的明日工作室因周轉不靈而放棄自己的系列電腦遊戲作品《虛擬人生》,轉交娛樂通負責。2014年底正式收起出版工作。
生平
24歲於台大電機碩士畢業,與林百里設計出台灣第一台電腦,並當上三愛電子(Santron)的廠長[2][3],生產電子計算機(當時還是研究生)。因電腦設計,與林百里同時獲頒第一屆青年獎章。
25歲擔任金寶電子總經理。26歲時已經去過43個國家推銷產品。27歲與葉國一、鄭清和等人創立英業達。32歲進入英業達後任廠長、常務董事,參與內部組織變革與策略變更。36歲任英業達集團總經理。40歲出任英業達副董事長。50歲創設明日工作室,實現推廣創作的夢想。
55歲腦幹出血於2003年12月7日逝世。為了紀念他,其創辦的明日工作室定期舉辦溫世仁武俠小說大獎,其妻子呂來春為紀念其在公益上的志業,創立「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其他
歿後曾爆發疑似與廖女婚外所生之女兒之事。2007年其血緣關係經DNA比對結果證實與溫世仁並無親子關係,由士林地院審理判決[4]。
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於2006年5月22日發現的小行星145545以他的名字命名[5][6]。
著作
- 1996年:《成功致富又快樂》
- 1997年:《前途》、《台灣經濟的苦難與成長》
- 1998年:《領袖》、《東亞金融風暴》、《未來思惟─2001年第2次奇蹟》
- 1999年:《媒體的未來》
- 2000年:《教育的未來》、《商務的未來》、《企業的未來》、《網路創財富》
- 2001年:《英語直通車》、《溫世仁觀點 新經濟.新工作.新財富》、《空中書城》、《英語直通車2-動畫文法》、《看見未來》
- 2002年:《上班族成功手冊》、《未來經濟新模式》、《中國西部-台商投資新熱點》、《英語直通車3-回聲谷》、《九一一之後的世界》、《電腦一見通》、《告別貧窮》
- 2003年:《英語直通車全集》、《動畫文法全集 一~六》
- 2004年:《溫世仁觀點:供過於求的世界]》
- 2005年:小说《秦時明月-荊軻外傳》
- 2006年:小说《秦時明月2-百步飛劍》
- 2007年:小说《秦時明月3-夜盡天明》
- 2008年:小说《秦時明月4-諸子百家》
- 2009年:小说《秦時明月5-萬里長城》
- 2010年:小说《秦時明月6-焚書坑儒》
- 2011年:小说《秦時明月7-始皇之死》
- 2012年:小说《秦時明月8-亡秦必楚》
【备注:温世仁仅完成小说《秦時明月》系列的全8卷初步构思及前三部部分初稿。未完成部分由温世仁生前建立的明日工作室授权相声瓦舍代筆完成,並由明日工作室负责出版发售。】
參見
参考资料
- ^ 林佳樺; 朱國明(攝影). 溫世仁長子承遺願 25日成婚. 台灣蘋果日報. 2007-06-10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數位時代. 當年三愛老骨頭,4月慨談台灣生命力. 數位時代. 2002-05-01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吳修辰. 林百里:沒有三愛,我只是小工程師. 《商業周刊》第753期. 2002-04-25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張琦珍. 驗DNA 少女非溫世仁生 繼承遺產成泡影 敗訴即轉學改名. 台灣蘋果日報. 2007-05-24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 ^ 145545 Wensayling 溫世仁小行星 (PDF). 國立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4-01-15).小行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p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IANCU 中央大學新命名「慈濟小行星(Tzu Chi)」.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2010-10-03 [2017-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外部連結
- 財團法人溫世仁文教基金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