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鴛鴦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日 (四) 04:22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鴛鴦陣的布局

鴛鴦陣是由明朝名將唐順之首創、戚繼光改良的陣法,用於對抗侵擾中國沿海地區的倭寇[1][2];因形似鸳鸯结伴而得名,其特點為「长短相杂,刺卫兼合」[3]

陣法

鴛鴦陣以十二人為一隊,分別為隊長一名、牌兵二名、狼筅兵二名、长枪兵四名、短兵(钂鈀手)二名,以及一名负责伙食、不參與作戰的火头兵。因應南方複雜的地形,鴛鴦陣可視情況而變化為「三才陣」等陣形。[1][4]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赵长征. 戚继光御倭的鸳鸯阵战术 (PDF). [2019-1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11-01). 
  2. ^ 鸳鸯阵. 中国国家地理网. 2017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3. ^ 习近平推崇的“戚家军” 缔造了义乌小商品奇迹. 人民網. 2014-05-04 [2019-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1). 
  4. ^ 王浩. 五十三個暴走族引發的戰爭. 海口: 南方出版社. ISBN 978-7-550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