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被禍五大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陳寅恪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5日 (六) 01:1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庚子被禍五大臣,又稱庚子五忠。是指庚子事變時,因主張不要聽信義和團拳民主張,被慈禧太后斬殺兵部尚書徐用儀戶部尚書立山吏部侍郎許景澄內閣學士聯元太常寺卿袁昶。在《辛丑條約》中平反,追復原官。

簡介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團民自稱有法術可以抵禦西洋軍隊。徐用儀等人認為其為迷信,上奏慈禧要求禁止義和團的行動,但是不被端王載漪接受,而在德意志帝國公使克林德被殺害後,徐用儀說:「禍始此矣!」,並勸告慶親王奕劻,厚葬克林德

後來,各國兵艦到達津沽徐用儀立山許景澄聯元袁昶等五人一起上書「奸民不可縱,外釁不可啟。」認為要嚴罰肇事的義和拳民,並與八國聯軍議和,朝廷風氣甚峻,主戰派認為其是奸邪。

7月28日,許景澄與袁昶先被殺害,8月11日徐用儀與立山、聯元一同於菜市口被處死。過了三天,聯軍就進入北京,而慈禧太后光緒帝往西奔離。

由於聯軍的要求,《辛丑條約》第二款內明载平反五人,追復原官。時稱庚子被禍五大臣,又稱庚子五忠

参考文献

  • 《晚清七十年》,唐德剛,1998年
  • 《圖說八國聯軍侵華始末》,三聯書店,趙健莉編著,2001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