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enryXVII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8日 (二) 11:0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崔陲(727年—791年),平仲唐朝御史中丞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清河小房。[1]

崔陲最初以門蔭得到鄭州參軍的職位,後來曾擔任宰相第五琦韓滉的僚屬,貞元年間轉吏部侍郎兼御史中丞,不久去世。[1]崔陲父親為崔佶[2],有六子:崔邠崔酆崔郾崔郇崔鄯崔鄲[1]。家人感情很好,四代同堂共食,傳為佳話。[3]

崔陲名字一作倕,陈冠明以为陲字平仲,名义与字合,当从陲,詹宗祐以为或可商榷。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劉禹錫故朝散大夫檢校尚書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賜紫金魚袋清河縣開國男贈太師崔公神道碑》見《劉賓客文集‧卷三》
  2. ^ 舊唐書‧卷一百五十五》:崔邠,字處仁,清河武城人。祖結,父倕,官卑。
  3. ^ 新唐書‧卷一百六十三》:崔氏四世緦麻同爨,兄弟六人至三品,邠、郾、鄲凡為禮部五,吏部再,唐興無有也。居光德里,構便齋,宣宗聞而嘆曰:「鄲一門孝友,可為士族法。」因題曰「德星堂」。後京兆民即其裏為「德星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