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等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0日 (四) 18:08 (补救6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七等生(1939年7月23日—2020年10月24日[1]),本名劉武雄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

苗栗縣通霄鎮人,為台北師範學院(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科校友(48級),同學席慕蓉、學長雷驤(47級)亦為作家[2]。曾任小學教員。

七等生作品以小說為主,以隱遁小角色作為抗議台灣社會總體壓力的象徵。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重回沙河》等,其中《沙河悲歌》曾改編為電影。1985年獲第8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2010年又獲得第14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

2020年10月24日因癌症病逝,享壽81歲。[3][4]

主要著作

  • 1969年第一本小說集《僵局》出版
  • 1970年《放生鼠》、《精神病患》
  • 1972年《巨蟹集》、詩集《五年集》
  • 1973年《離城記》
  • 1975年《來到小鎮的亞茲別》
  • 1976年《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隱遁者》、《削廋的靈魂》
  • 1977年《城之迷》、《白馬》和《情與思》
  • 1978年《散步去黑橋》
  • 1979年《耶穌的藝術》
  • 1980年《銀波翅膀》
  • 1985年《譚郎的書信》
  • 1991年《兩種文體-阿平之死》
  • 1998年《思慕微微》
  • 2003年遠景《七等生全集》10卷
  • 2012年遠景《為何堅持:七等生精選集》
  • 2020年印刻《七等生全集》(共13冊)

影劇改編

電影

  • 2000年《沙河悲歌》中影
  • 2020年《削瘦的靈魂》紀錄片

電視劇

  • 1998年《結婚》 民視「台灣作家劇場」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 作家七等生過世 享壽81歲. 中央社. 2020-10-26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中文(臺灣)). 
  2. ^ 黃冬富. 戰後初期的臺北師範藝師科(1947-1963年) (PDF). 美育. 2009-03, 168 [2015-10-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2-05). 
  3. ^ 陳宛茜. 台灣最具爭議的現代主義小說家 小說家「七等生」辭世享壽81歲. 聯合報. 2020-10-26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中文(臺灣)). 
  4. ^ 林育綾. 作品曾被貼變態標籤!作家七等生過世 忘年交阮慶岳悲痛發文:再會. ETToday. 2020-10-26 [2020-10-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3)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