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0日 (日) 18:52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位於尼泊爾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磧湖。

冰磧(「磧」的注音為 qì/「ㄑㄧˋ」),又稱冰磧作用,大致上可分為下列兩種情形:形成丘陵或平原。

冰積丘陵指任何一種冰川消融之後,在表磧內磧中的磧幾乎都沉流到冰川的谷底,和底磧、中碛合稱為基磧,這些冰磧沉積物隨著時間流逝,跟著谷底的地形和強風,逐漸變成高低起伏的大小丘陵,因此稱為冰磧丘陵。冰川越大,丘陵就越大,例如:大陸冰川。

冰磧平原為另一種情況是冰河侵蝕了河道後的碎屑,隨著冰河流動到較為溫暖的地方融化後,碎屑在原地堆積形成冰磧平原。

参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