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穆·巴力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31日 (四) 22:41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古穆·巴力克
Kumud Pazik
出生達固湖灣部落
逝世 清朝達固湖灣部落
别名火神
民族撒奇萊雅族
语言撒奇萊雅語
职业達固湖灣部落大頭目、政治家

古穆·巴力克撒奇萊雅語Kumud Pazik,?年—1878年9月8日),臺灣達固湖灣部落(漢名「竹窩灣」)撒奇萊雅族人,是達固湖灣戰役撒奇萊雅語Takubuwa a kawaw,或稱加禮宛事件噶瑪蘭語Lanas na Kabalaen)中撒奇拉雅族的領袖[1],因為抵抗清軍大舉入侵失敗,赴清營約降時,卻被凌遲處死,後世尊稱為火神[2]

生平

古穆·巴力克為臺灣清治時期達固湖灣部落大頭目,管理奇萊平原Takubuwan、Nabakuwan、Cipawkan、Tamasaydan、Tuwapon與Pazik等達固湖灣6個撒奇萊雅族部落。[3] 其妻子為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偕夫齊赴清營約降時,同告遇害[2]

達固湖灣戰役

身後

2008年起,撒奇萊雅族舉辦「巴拉瑪火神祭」,重現清軍火攻部落的場景,追祀古穆德·巴吉克(Kumud Pazik)為「火神」和夫人伊婕·卡娜蕭(Icep Kanasaw)為「火神太」,以及追祀其他曾為族人奮戰過的祖先。[4]

参考文献

  1. ^ 康培德; 李宜憲; 陳俊男. 《加禮宛事件》 初版. 台灣: 原住民委員會. 2015年12月. ISBN 9789860468502. 
  2. ^ 2.0 2.1 奇萊平原上的巨大茄苳樹:撒奇萊雅族人的生命與毀滅之歌. Mata Taiwan. 2013-10-02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3. ^ 古穆德·巴吉克》,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4. ^ 新聞:楊宜中,《加禮宛130年 撒奇萊雅、噶瑪蘭族立約紀念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9-09》,自由時報,2009.6.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