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粒
外观
牛粒又稱牛利、小西點,是一種臺灣西式糕點,在臺灣已有超過60年以上的歷史,多年後法國甜點馬卡龍傳入臺灣,又因外型相似而又稱「臺式馬卡龍」[1][2],但與馬卡龍相比,牛粒的口感較鬆軟,甜度也低了許多,而其製作方式也與馬卡龍完全不同[3],馬卡龍為杏仁蛋白糖霜,牛粒則是全蛋打發的蛋黃小蛋糕,其原由實際上是由手指餅乾轉變而來[4]。
名稱
「牛粒」這個名稱的由來已不可考,有此一說是來自法文「biscuits à la cuillère」烘焙小西點的意思,取其最後一個單字「cuillère」的直接音譯為臺語「牛力」(gû-li̍k)[5],另說是因為圓形外型狀似牛眼睛而得名[6]。臺語另有「麩奶甲」(hu-ling-kah)的稱呼,或用華語諧音為「福臨甲」或「福令甲」;源自日語將手指餅乾(ladyfingers)稱呼為「レディフィンガー」,臺語將後面手指(フィンガー,finga)音譯為hu-ling-kah[5]。
參考資料
- ^ 牛利 台式馬卡龍
- ^ 臺南老甜點》台式馬卡龍:超復古的台味西點
- ^ 牛粒(台式馬卡龍)與手指蛋糕餅. [2013-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2).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5-04-06.
- ^ 揭開台灣版馬卡龍的身世祕密~牛粒?牛利?薩芙亞蒂?台式馬卡龍小西點的正身是?
- ^ 5.0 5.1 粉紅色小屋. 台語原來是這樣. 台灣: 前衛出版社. 2015-02-10. ISBN 9789578017443 (中文(臺灣)).
- ^ 中西馬卡龍大哉問
这是一篇與食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