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度量衡局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19日 (二) 11:33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国际计量局
国际计量局的標誌
簡稱BIPM
前身机构国际时间局
成立時間1875年5月20日
類型國際組織、標準制定機構
總部位於 法國塞夫尔的國際領土
目標確保國際度量衡標準在全球各地的一致化
網站https://www.bipm.org

国际计量局法语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縮寫BIPM)是依1875年订定的米制公约,为维护国际单位制(SI制)所设立的3个组织中的1个。其宗旨為「確保國際度量衡標準根据米制公约施行」。

另外两个依《米制公约》设立的组织为国际计量大会(CGPM)及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

歷史

BIPM始建於1875年5月20日,由17國簽署的《米制公約》所設立。目前《米制公約》共有51個會員國[1]。該組織總部位在法國巴黎近郊的塞夫尔。法国于1970年9月9日签署的70-820号法令保证了其土地享有治外法權

宗旨

BIPM的宗旨為「確保國際度量衡標準在全球各地的一致化」,並透過十個諮詢委員會維持運作,而其成員則由米制公約簽署國的國家度量衡機構所組成。他們負責進行科學計量學相關的研究,如建立與維護協調世界時的運作。

參考文獻

  1. ^ Brief history of the SI. BIPM. [2009-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英语).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