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0日 (三) 18:39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曼谷大都市区的卫星图像:边缘和干道上的城市化区域是城乡结合部空间。
位于中国广州市白云区的一个城边村。白云区的大部分被当地人认为是城乡结合部。

城乡结合部印尼語desakota),又称城乡融合区,在城市地理学中是指大城市外围的区域,其中城市和农业形式的土地使用和居民点并存且紧密地混合在一起。

词源

该词由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城市研究员 Terry McGee 在1990年左右创造,取自印度尼西亚语的乡村“desa”和城市“kota”。[1]

城乡结合部常见于亚洲,尤其是东南亚地区。例子包括爪哇的城市化地区[2]雅加达城区周边人口稠密的三角地区(“Jabodetabek”),以及曼谷马尼拉大都市区。[3]在东南亚以外,中国大陆[4][5][6]、台湾[7]、印度、日本、韩国[8]也有具备类似特征的地区。

特征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郊外围,每日通勤较为容易,一般距市中心30-50公里。它们经常在交通干道旁蔓延,有时从一个城区延伸到另一个城区。其特点是人口密度高和农业集约化利用(特别是水稻种植),但与人口稠密的农村地区相比,它们具有更多类似城市的特征。[9]这些特征有:发达的交通网络、高人口流动性、农业部门以外活动的增加、多种不同形式的土地使用并存、更多女性参与有偿劳动,以及非规范的土地使用。[10]

由于范围和边界模糊,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出现给行政管理带来了困难,因为统一的规划、法规或设计难以施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是商品和服务的高度流动性以及居民点模式迅速变化。它们通常没有城市中那样功能明确的分区。完全不同的土地使用形式,例如传统农业、大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游乐园和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和购物公园,以及从棚戶區門禁社區的居民点形式相互融合共存。[11]

参见

参考书目

参考文献

  1. ^ Cairns, Stephen, Troubling Real-estate: Reflecting on Urban Form in Southeast Asia,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2002: 117 
  2. ^ McGee, Terry G., Reconstructing '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in an Era of Volatile Globalization,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Cities in Southeast Asia, 2002: 33–34 
  3. ^ McGee, Reconstructing 'The Southeast Asian City': 47–48, 2002 
  4. ^ Guldin, Desakotas and Beyond: 48, 62, 1997 
  5. ^ Sui, Daniel Z.; Zeng, Hui,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Asia's emerging desakota region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3 (1–4): 37–52, doi:10.1016/s0169-2046(00)00136-5 
  6. ^ Xie, Yichun; Batty, Michael; Zhao, Kang, Simulating Emergent Urban Form: Desakota in China (PDF), CASA Working Paper (95), Centre for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020-05-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7-16) 
  7. ^ Stone, C.S.; Chi, Chang-Liang. Contesting Urban and Rural Space in Desakota Regions of Taiwan — A Case Study of I-Lan County.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ASIA. 2012, 3 (1): 93–120. doi:10.1177/097542531200300106. 
  8. ^ Hebbert, Sen-biki amidst Desakota: 71, 1994 
  9. ^ McGee, 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 6–7, 1991 
  10. ^ Chia, Lin Sien; Perry, Martin, Introduction, Southeast Asia Transformed: A Geography of Change (Singapur: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3: 12, ISBN 978-981-230-119-2 
  11. ^ Cairns, Troubling Real-estate: 118,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