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恩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隼鷹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3日 (六) 03:36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Eric Tsui
徐承恩
性别
出生1978年(45—46歲)
 英屬香港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教育程度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1]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文學碩士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社會學)[2][3]
母校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徐 承恩Eric Sing-yan Tsui)(1978年),字弼群,是一名香港醫生、論政人、業餘歷史學者。

生平

祖籍廣東香山,祖父母在中日戰爭爆發之際遷居香港。母親則是潮汕澄海人與四邑鶴山人的女兒[4]。早年畢業於皇仁書院,後來入讀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醫學院並於2002年畢業,2004年開始做私家醫生。再入讀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攻讀社會學文學碩士和哲學碩士,師從陳健民。2009年到英國攻讀政治學博士,但在一個月後返回香港[5]

2012年,徐承恩和伍子豐、易汶健合著《菁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6][7],研究香港政商界的社會網絡和影響力。2013年,徐承恩將閱讀十二本英文香港史著作的讀書筆記寫成《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8]。之後再在《城邦舊事》之基礎上,寫出《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香港版:《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這本本土派史觀的通史。

他以台灣獨立運動推動者王育德為偶像,並且與台灣學界的吳叡人吳介民吳豪人何明修等人相熟。推崇的人物包括日本國學者本居宣長、推動朝鮮現代化改革的徐載弼及一生推動臺灣獨立的史明,喜讀葛兆光杜贊奇,以及華南學派新清史之著述。他經常批評羅永生梁文道對本土的看法,認為二人對本土派的批評既不公道、亦欠真誠[9]

出版書籍

  • 香港,鬱躁的家邦:本土觀點的香港源流史》(香港版:《鬱躁的城邦:香港民族源流史》)
  •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 《一國兩制》(與陳健民共著)
  • 《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與伍子豐易汶健共著)
  • 《思索家邦:中國殖民主義下的香港》

參考資料

  1. ^ 註冊醫生名單. 香港醫委會. 
  2. ^ http://www.cuhk.edu.hk/soc/MPhil-PhD/en/MPhil_Theses.html.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3. ^ TSUI, Sing Yan Eric. State-business Relations in Hong Kong through Executive Council, 1982-2005: A Network Perspective (PDF). 
  4. ^ 徐承恩. 此心安處是吾邦:關於我,和我的香港. 徐承恩網頁. 
  5. ^ 林怡廷. 從醫生到民間史家,徐承恩的香港歷史書寫. 天下雜誌. 2017-04-28. 
  6. ^ 徐承恩、伍子豐、易汶健. 《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 香港: 東寶. 2012-07-01. ISBN 9789881853783. 
  7. ^ 《菁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電子版. 
  8. ^ 徐承恩.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香港: 紅出版(青森文化). 2014-01-01. ISBN 9789888270279. 
  9. ^ 港國述事:徐承恩本土歷史台 帖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