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潘岳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bdragonwang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5日 (一) 23:59 (使用HotCat+Category:臺灣彩繪匠師; +Category:潘姓; +Category:台南市人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潘岳雄(1943年),臺灣畫師,潘麗水長子[1]。2001年獲得第十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民俗工藝獎[1]。其作品主要集中在臺南、高雄、屏東等地[1]

生平

潘岳雄從初中、高中時期便在課餘時隨父親潘麗水到各地擔任助手[1]。潘麗水起稿,他則負責上色、安金箔[1]。1960年高中畢業後,他曾到美軍十三航空隊服務,負責繪畫設計[1]。美軍撤臺後,潘岳雄重新投入廟宇彩繪工作[1]

1973年到1975年,在門神畫作方面大多是由潘麗水起稿,經潘岳雄上色後,再由潘麗水進行開面、畫鬍鬚等最後修飾[1]。到了1976年,潘岳雄正式出師,獨立承攬業務[1]。其獨立完成的首作為臺南法華寺的門神(1977年)[1]

其父潘麗水去世(1995年)後,他除了繼續從事廟宇彩繪,也傳藝授徒[1]

作品

潘岳雄較具規模的作品可在以下廟宇中見到[1]

  • 高雄三鳳宮:1969年,全臺首次用擂金畫法的門神。
  • 臺南關帝殿:1971年,1988年重繪
  • 臺南法華寺:1977年
  • 臺南仁德保生宮:1979年
  • 高雄旗津天鳳宮:1979年,浮雕上彩
  • 臺南五帝廟:1980年
  • 臺南玉井北極殿:1984年,1993年重繪

參考來源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林明德. 〈從市定古蹟邁向國定古蹟──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的文化資產與永續經營〉. 《臺灣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 〈里仁書店〉. 2018-04-20: 18、19. ISBN 978-986-9410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