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ecasurger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6日 (二) 19:39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
NDHU College of The Arts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館
创办时间2005年​(19年前)​(2005
学校类型國立藝術學院
教师人數36(2020年)
学生人數686(2020年)
本科生人數537(2020年)
研究生人數149(2020年)
校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
隶属國立東華大學
網站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英語:College of The Arts,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簡稱東華藝術學院,為國立東華大學八大學院之一,也是基宜花東屏東地區大學院校中唯一且首座的藝術學院。創立於2005年,前身為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藝術學院,於2008年併校後,原花教大藝術學院亦隨之併入國立東華大學,成為該校的學院之一。

沿革

學院成立以前

在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校改制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後,即在普通師範科中增加美勞教育組、音樂教育組等分組,供有志成為小學美勞教師、音樂教師者在第四學年起選讀,但實際分組年代不明。

  • 1973年,興建音樂教育館舊館。
  • 1986年,興建音樂教育館新館。
  • 1987年7月,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改制為臺灣省立花蓮師範學院。增設初等教育學系,其中設有美勞組與音樂組,為藝術學院之肇始。
  • 1988年3月,音樂教育館舊館拆除。同年3月15日,音樂教育館新館竣工。
  • 1989年,興建美勞教育館。
  • 1991年11月29日,美勞教育館竣工。
  • 1992年,初等教育學系音樂組獨立為音樂教育學系。同年8月,美勞教育館落成啟用。
    • 同年,仍在籌備階段的國立華東大學(國立東華大學之前身),於設校計畫書中提出規劃成立藝術學院,並設置美術學系、音樂學系、舞蹈學系及體育學系[1]
  • 1993年,初等教育學系美勞組獨立為美勞教育學系。
  • 2000年,增設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2],首任所長為徐秀菊教授。至此已形成二系一所之架構,具備學院之規模。
    • 2004年,國立東華大學成立民族藝術研究所,隸屬原住民民族學院,首任所長為萬煜瑤教授[3]

藝術學院成立

  • 2005年,母體學校改名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並整合音樂教育學系、美勞教育學系、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成立藝術學院,首任院長為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徐秀菊教授。同年4月,由美勞教育學系潘小雪教授規劃,並於當年8月正式向花蓮縣政府提出將藝術學院遷至吉安舊菸廠之計畫[4],並申請成立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研究所[5]。但藝術學院遷院計畫隨著後續與國立東華大學併校一案而不了了之。同年,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整體開始轉型,除教育學院之外,各學系逐年調整為非師資培育學系。音樂教育學系改名音樂學系。羅美蘭教授出任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第二任所長。
  • 2006年,美勞教育學系改名藝術與設計學系,為臺灣第二個使用藝術與設計之名的學系[6]
  • 2007年,增設音樂學系碩士班、科技藝術研究所。
    • 同年9月,國立東華大學引進歐美學位學程化制度,把四年的學分分類為院基礎學程、系核心學程、專業選修學程與通識課程。

與東華併校

  • 2008年,母體大學-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併入國立東華大學,隨之成為國立東華大學下轄的學院之一。原花教大校區改稱美崙校區。
  • 2009年8月1日,藝術學院院長徐秀菊教授借調至澳門理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系潘小雪教授接替為第二任藝術學院院長。民族藝術研究所自圖書資訊大樓六樓遷入甫落成之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並改隸藝術學院。
  • 2010年,增設藝術創意產業學系[7],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與民族藝術研究所併入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為碩士班,成為一系二所的架構[8]。科技藝術研究所併入藝術與設計學系為藝術與設計學系科技藝術碩士班。由於壽豐、美崙兩校區尚未完成整併,因此民族藝術碩士班、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之學生仍在壽豐校區上課;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藝術與設計學系及音樂學系之學生,仍在美崙校區上課。配合課程學程化制度,藝術與設計學系開設視覺傳達設計、數位媒體藝術、藝術創作等三個學程;藝術創意產業學系開設民族藝術創意、藝術教育產業等學程;音樂學系開設音樂表演、音樂教學等學程。
  • 2011年,美崙校區各學院系所及行政單位漸次遷入壽豐校區,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成立藝術創意產業育成中心。藝術與設計學系科技藝術碩士班改名藝術與設計學系暨碩士班。同年3月25日,壽豐校區新建之藝術學院教學大樓開始動工。同年7月20日至24日,音樂學系自美崙校區音樂教育館暫遷入壽豐校區學生活動中心。同年8月2日至4日,藝術學院、藝術與設計學系自美崙校區美勞教育館遷入壽豐校區環境解說中心、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同年9月8日至11日,藝術與設計學系專業教室自美崙校區遷入壽豐系區藝術工坊[9]。同年12月,美崙校區所有學院系所及行政單位全數完成遷入壽豐校區。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增設藝文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程。藝術與設計學系調整學程,數位媒體藝術學程改為數位媒體學程、視覺傳達設計學程改為創意設計學程。
  • 2012年6月,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辦理第一屆「藝饗」活動。同年7月,藝術學院教學大樓興建工程因施工廠商延誤工期,校方和廠商中止契約。同年8月,藝術工坊完工。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刪除藝術教育產業學程,藝文產業經營與行銷學程改名藝文產業經營學程。
  • 2013年8月,藝術學院教學大樓興建工程經過重新發包後復工。藝術與設計學系整併學程,改設藝術創作學程、數位設計學程。同年12月12日,藝托邦藝文空間[10]開幕[11]
  • 2014年5月22日,藝術學院教學大樓興建工程因新承包商不堪資金壓力,再度停工[12]
  • 2015年8月1日,藝術學院第二任院長潘小雪榮昇臺北當代藝術館館長,音樂學系劉惠芝教授接替為第三任院長。同年10月29日,藝術學院教學大樓的興建工程多次延宕,頻繁更換廠商,相關預算遭到凍結[13]。藝術與設計學系數位設計學程改名創意設計學程。同年12月12日,藝術創意產業學系位於花蓮市區花蓮文化創意園區的學生實習商店-RICH禮趣- 工藝概念店開幕。
  • 2016年7月1日,教育部「105年 - 108年美感教育課程推廣計畫~東區美感教育大學基地計畫」委由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辦理。同年9月6日,藝術工坊新建教室(陶工坊)落成啟用。
  • 2017年,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民族藝術碩士班整併,改為教學分組[14],並新設碩士在職專班。同年4月至5月,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辦理第六屆藝饗,並將活動從系級提升到院級,聯合音樂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擴大辦理為「在地方~藝饗·森坂藝術節」。同年10月,藝術學院教學大樓新建工程重新開始招標。
  • 2018年2月6日,發生花蓮地震,造成花蓮市區多起災情,位於花創園區之RICH禮趣- 工藝概念店亦受波及,暫時停止營業。

歷任院長

任別 姓名 就任時間 卸任時間 備註
1 徐秀菊 2005年8月1日 2009年7月31日 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藝術教育博士,時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藝術學院創院院長,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School of Arts)校長。
2 潘小雪 2009年8月1日 2015年7月31日 藝術史家、畫家。藝術與設計學系退休教授。曾任臺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館長。
3 劉惠芝 2015年8月1日 法國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Paris Conservatory)音樂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教授,臺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兼任教授。

頒授學位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頒授以下學位:[15]

學位 英文名稱 英文縮寫 頒授系所
音樂學士 Bachelor of Music B.M. 音樂學系
文學學士 Bachelor of Arts B.A.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藝術創作學士 Bachelor of Fine Arts B.F.A. 藝術與設計學系
音樂碩士 Master of Music M.M. 音樂學系碩士班
文學碩士 Master of Arts M.A.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班 (視覺藝術教育組、民族藝術組、碩士在職專班)
藝術創作碩士 Master of Fine Arts M.F.A. 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

轄下單位

  • 藝術與設計學系(含碩士班)
    • 藝術創作學程
    • 創意設計學程
    • 視覺傳達設計學程
    • 數位媒體藝術學程
    • 數位媒體學程
    • 數位設計學程
  • 音樂學系(含碩士班,教學分組為鋼琴組、聲樂組、合唱指揮組、絃樂組、爵士組)
    • 音樂表演學程:鋼琴組、聲樂組、管絃擊樂組、作曲組、爵士組
    • 音樂教學學程:鋼琴組、聲樂組、管絃擊樂組、作曲組
  •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碩士班教學分組為視覺藝術教育組、民族藝術組)
    • 藝文產業經營學程
    • 民族藝術創意學程
    • 藝術教育產業學程
    • 藝術創意產業育成中心
    • Cre8 hub創意中心
    • RICH禮趣- 工藝概念店
  • 藝托邦藝文空間

系所空間

因藝術學院教學大樓尚未完工,因此目前藝術學院辦公室、院長室及轄下三系系辦公室、系主任室及各教室,暫時主要散布於學生活動中心(音樂學系)、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及藝術與設計學系)及環境解說中心(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院辦公室及院長辦公室)等,與原住民民族學院及各學生社團共用空間。將來待藝術學院教學大樓完工啟用後再遷入。另建有獨棟之藝術工坊,供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教學使用。

  • 環境解說中心:藝術學院院辦公室、藝術學院院長辦公室、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庫房、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生研究室、藝術與設計學系教師研究室
  • 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A棟:
    • 一樓: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民族藝術工坊(金工、琉璃、陶);階梯教室
    • 三樓(部分):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理論教室、素描教室、教師研究室
    • 四樓(部分):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教師研究室
  • 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B棟:
    • 二樓(部分):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數位藝術工坊(攝影棚)、理論教室、教師研究室
    • 三樓(部分):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系辦公室、系主任室、討論室、研究生研究室
  • 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C棟(圓形廣場):藝術創意產業學系平面創作暨理論教室、編織工坊;藝術與設計學系系辦公室、系主任室、電腦教室、水墨教室、水彩教室、素描教室、油畫教室、攝影棚、理論教室
  • 原住民民族學院教學大樓D棟:藝術與設計學系研究生畫室、大學部畫室
  • 藝術工坊: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草木染工坊、陶工坊;藝術與設計學系雕塑教室、版畫教室、陶藝教室、木工教室。
  • 學生活動中心(部分):音樂學系系辦公室、系主任室、數位音樂實驗教室、律動教室、合唱合奏教室、音樂欣賞教室、教師研究室、學生琴房[16]、直立鋼琴練琴室、雙直立鋼琴練琴室、演奏廳。

註釋

  1. ^ 國立華東大學設校計畫書
  2. ^ 臺灣視覺藝術教育史
  3. ^ 東之皇華:國立東華大學創校十週年特刊
  4. ^ 變更吉安都市計畫(第四次通盤檢討)(第一階段)書。
  5. ^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藝術學院設置吉安舊菸廠計畫書。
  6. ^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於2005年改名藝術與設計學系。
  7. ^ 曾有藝術產業學系、視覺藝術產業學系等候選系名。
  8. ^ 藝術創意產業學系暨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班、民族藝術碩士班
  9. ^ 藝術學院*-搬遷通知-. [2017-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8). 
  10. ^ 位於花蓮市光復街,為原隸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的校長宿舍,興建於1972年,後改為學人招待所。
  11. ^ 東華藝托邦藝文空間12日下午開幕. [2018-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4). 
  12. ^ 延宕2年 東華藝術學院又停工.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1). 
  13. ^ 【校園建築追蹤報導】東華半成品建築 人社三館與藝術學院. [2017-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5). 
  14. ^ 視覺藝術教育組、民族藝術組。
  15. ^ 【註冊組】106學年度各系、所、學位學程之中英文名稱一覽表(107.05.27更新) - 歡迎光臨東華大學教務處. aa.ndhu.edu.tw. 
  16. ^ 共20間,其中19間為平台鋼琴練習室,1間為雙平台鋼琴練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