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默然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8日 (四) 11:14 Cat-a-lot:分類間移動:從Category:台灣詩人Category:臺灣男性詩人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杜文靖(1947年—2010年),筆名:杜皓輝、孤準。私立世界新專報業行政科畢業,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記者、編輯、台灣詩人,以及台灣歌謠的倡導者。多年在媒體界服務,曾在自立晚報世界日報民眾日報台灣時報中國時報大世界國際旅遊雜誌自立早報立報等媒體擔任記者、編輯。心繫台灣歌謠台灣文學的杜文靖,除了利用業餘時間撰寫相關文章,還投入兩者的推廣活動,曾擔任台灣歌謠著作人協會常務理事、中港厝文化文學工作室負責人、台灣筆會常務理事與秘書長,以及好幾屆的鹽分地帶文藝營總幹事。其創作文類有新詩、小說、報導文學及評論,著有詩集《賦碑》,小說集《午后九點的電話》、 《情繭》[1] 、 《墜落的火球》 [2],以及《台北清晨》、《以台灣為名》、《這些人、那些事、某些地方》、《大家來唱台灣歌》、《台灣歌謠歌詞呈顯的台灣意識》、《用台灣話山水》等作品。2007年9月中風,之後不幸罹患「腦幹梗塞併閉鎖症候群」,臥病在床,無法言語,2010年3月9日辭世。畢生榮獲台北縣2004年度文化藝術人才貢獻獎、2008年鹽分地帶文學貢獻獎。[3] [4]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國立台灣文學館/編著,《遇見台灣詩人一百:一百位詩人簡介》,2011年「遇見台灣詩人一百」展覽的小冊子。
  • 溫秋芬、陳朝海/編著,《第3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研習手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8年7月18日出版。

出處及註解

  1. ^ 推理小說。
  2. ^ 推理小說。
  3. ^ 國立台灣文學館/編著,《遇見台灣詩人一百:一百位詩人簡介》,2011年「遇見台灣詩人一百」展覽的小冊子,頁30。
  4. ^ 溫秋芬、陳朝海/編著,《第30屆鹽分地帶文藝營研習手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8年7月18日,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