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35年臺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31日 (日) 01:0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灣歷史 | 台灣歷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 21世纪臺灣
年代 1900年代臺灣 | 1910年代臺灣 | 1920年代臺灣 | 1930年代臺灣 | 1940年代臺灣 | 1950年代臺灣 | 1960年代臺灣
年份 1930年臺灣 | 1931年臺灣 | 1932年臺灣 | 1933年臺灣 | 1934年臺灣 | 1935年臺灣 | 1936年臺灣 | 1937年臺灣 | 1938年臺灣 | 1939年臺灣 | 1940年臺灣
纪年 乙亥猪年)、日本昭和10年
1935年
政治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 科技 –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區域

中国 上海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 日本 – 朝鲜半岛 – 马来亚 – 新加坡 – 歐洲 – 美國

分類

分類 – 出生人物 – 逝世人物列表 – 維基新聞

1935年臺灣因為已經由日本統治四十年,故舉辦了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這一年也是新竹、臺中州大地震發生的那一年。

大事記

1月

  • 1月17日——朝鮮李王垠於基隆上岸,開始視察台灣行程[1]:238
  • 1月17日——在台灣參加學術會議的動物學家石川千代松罹病逝世於台北醫院[1]:238

4月

6月

1935年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會式。

10月

1935年臺灣博覽會宣傳海報

11月

出生

逝世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緒方武歲 (编). 《臺灣大年表》. 臺北市: 緒方武歲/臺北印刷株式會社. 1938. 
  2. ^ 2.0 2.1 2.2 2.3 陳君愷. 《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台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 日創社文化. 2006年10月. ISBN 978-986-81251-7-9. 
  3. ^ 林慧姃. 《吳新榮研究—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精神歷程》. 臺南縣政府. 2005年. ISBN 986-00-3900-3. 
  4. ^ 臺灣總督府社會課編. 《臺灣に於ける神社及宗教》.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社會課. 1943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6)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