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竹市行政區劃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400:e433:353f:5ba:48c3:38a0:ab41留言2021年2月3日 (三) 04:39 →‎中華民國時期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新竹市行政區

新竹市行政區劃係描述與今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相關之行政區劃沿革,故不限於1930年正式出現「新竹市」之名稱,及現今新竹市之行政區劃範圍。

目前新竹市共劃分3區。而新竹市目前之範圍確立於1982年,其當時未設置市轄區,現今三市轄區係從1990年新增而來,因此現今新竹市東區北區香山區共用郵遞區號300。

行政區劃沿革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日治時期

縣制時期與廳制時期 (1895–1920)

州制時期 (1920–1945)

新竹街 (1920-1929)
新竹市 (州轄市)

中華民國時期

第一次省轄市時期(1945年~1950年)

縣轄市時期(1951年~1982年)

第二次省轄市及精省後市制時期(1982年~)

各市轄區簡介

東區

北區

香山區

市轄區統計資料

  • 以下資料為2020年8月資料[1]
區名 面積
(km²)
下轄里數 下轄鄰數 人口數 人口
消長
人口密度
(人/km²)
郵遞
區號
東區 33.5768 53 1,020 218,904 +6 6,520 300
北區 15.7267 45 778 152,586 +46 9,702
香山區 54.8491 24 375 78,798 +123 1,437
新竹市 104.1526 122 2,173 450,288 +175 4,323
  •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本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負值以紅字表示,正值以藍字表示,沒有增長以綠字表示
  • 各區人口密度以4捨5入至小數點前1位計之

聯(合)里

参考來源

  1. ^ 中華民國 內政部戶政司 人口統計資料. 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