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黏菌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8日 (一) 00:56 (Add 1 book for verifiability (20210207)) #IABot (v2.0.8) (GreenC bo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黏菌類
Badhamia utricularis英语Badhamia utricularis (Physarales英语Physarales)
科学分类 编辑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演化支 單鞭毛生物 Amorphea
门: 變形蟲門 Amoebozoa
演化支 Evosea
纲: Eumycetozoa纲 Eumycetozoa
演化支 黏菌類 Myxogastria
Macbride, 1899
異名
  • Myxomycota sensu Alexopoulos et al., 1996
  • Myxomycetes Link 1833, sensu Webster & Weber, 2007

黏菌綱ICZNMyxogastriaICBNMyxogastrea[1]),也稱為「真黏菌」或「非細胞黏菌」,是黏菌的一類,其物種皆為原生質體黏菌。本分類原為亞綱級分類單元,現已被升格為綱級,下領五個、14個、62個和888個物种[2]。黏菌綱的代表物種有絨泡黏菌科絨泡黏菌屬Physarum),其特色是沒有單一細胞,而形成一整團的原生質[3]。其生活史可分為二倍體時期與單倍體時期。

本綱的所有物種均經歷形態學上多個階段,包括微觀的單細胞階段、黏稠的肉眼可見多形態階段、以及子實體階段。儘管這些物種均為單細胞生物,聚集起來時可達至極大的闊度和重量,最高已知紀錄有1米(3英尺3英寸)闊及20公斤(44英磅)重[4]

本綱物種分佈於全世界,但以溫帶地區較為常見,而且其生物多樣性在溫帶比極地、亞熱帶或熱帶更高。這些物種主要在開揚的森林裡發現,但也出現在極端氣候區域如荒漠裡,也曾於水下發現或被雪覆蓋。在某些樹的樹皮內亦曾發現,亦曾見於林冠。這些出現於林冠或樹皮內的黏菌,有個特定名稱叫「樹皮黏菌」(corticolous myxomycetes[5]。這些樹皮黏菌即使積聚起來也通常很細小。

參考文獻

  1. ^ Baldauf SL, Doolittle WF.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lime molds (Mycetozo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October 1997, 94 (22): 12007–12. PMC 23686可免费查阅. PMID 9342353. doi:10.1073/pnas.94.22.12007. 
  2. ^ Kirk PM, Cannon PF, Minter DW, Stalpers JA. Dictionary of the Fungi 10th. Wallingford: CABI. 2008: 765. ISBN 978-0-85199-826-8. 
  3. ^ majer. 黏液霉菌通过菌斑网络融合交换信息. 煎蛋网. 2019-04-26 [2019-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中文(简体)). 
  4. ^ Ing, Bruce. The myxomycetes of Britain and Ireland : an identification handbook. Slough, England: Richmond Pub. Co. 1999: 4. ISBN 978-0855462512. 
  5. ^ 陳雅芬. 南仁山亞熱帶雨林樹皮黏菌之組成及分布類型.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學系碩士論文. 1997, 85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