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過海隧道新收費方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1日 (四) 02:07 (补救8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隧分流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01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提出的分流海底隧道東區海底隧道西區海底隧道車流的分案。

詳情

因應紅隧和東隧在繁忙時間的車流量遠遠超過的設計容車量,而西隧尚有剩餘的設計容車量,政府提出透過増加紅隧和東隧的收費,減少西隧的收費,從而控制車流量。其中私家車的西隧收費由70元減至50元,紅隧收費由20元增至40元,東隧收費由25元增至40元。[1]

施政報告預計2020年起向西隧補貼最多18億港元,以換取西隧減價。[2]其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透露三隧分流是由林鄭月娥親自去北京和極高層商談得來,不可能在短時間内作出改變。[3]

2019年1月3日,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隧道費調整方案」無約束力議案,有分析指政府改以無約束力議案提交立法會,是為了迫議員表態。若然未獲立法會過半支持,政府可以立法否決為由擱置方案。[4]

2019年1月22日,陳帆宣布因為三隧分流未獲立法會足夠的支持,撤回三隧分流的無約束力議案。[5]

2019年3月1日,陳帆提出優化三隧分流方案,把紅隧和東隧在三隧分流多收的9.13億港元隧道費成立「智慧交通基金」,用作配合發展智慧城市及紓緩交通擠塞。另外,政府會在西隧專營權屆滿前,完成檢討政府隧道收費水平。三隧分流方案的無約束力議案會在3月27日再提上立法會。[6]

2019年3月26日,林鄭月娥宣布因為三隧分流未獲立法會足夠的支持,第二度撤回三隧分流的無約束力議案,政府直至2023年收回西隧專營權前,不會再透過調整隧道費分流三隧車流。[7]

爭議

有意見認為三條過海隧道的使用者是因為地理位置而選擇使用的過海隧道,新界東及九龍東居民難以轉行西隧,三隧分流雖然可縮短行車時間,但要付更多隧道費;而新界西居民憂慮將來西隧在繁忙時間會否出現更嚴重擠塞。[8]

参考

  1. ^ 2018年政府建議的「三隧分流」方案. [2019-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2. ^ 貼錢西隧減價分流 紅隧東隧加一倍. 蘋果日報. 2018-10-11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3. ^ 陳帆:「三隧分流」議案通過難度高 特首親赴北京商方案 難修改. 立場新聞. 2019-01-19 [2019-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4). 
  4. ^ 【八方析時務】三隧分流少支持 陳帆棄法案改提議案預擱置?. 蘋果日報. 2019-01-03 [2019-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9). 
  5. ^ 撤三隧分流 闖關觸礁 林鄭速閃 陳帆擋箭. 蘋果日報. 2019-01-23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6. ^ 東紅隧加價 多收9億設智慧交通基金 三隧「炒冷飯」政府難過關. 蘋果日報. 2019-03-02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7. ^ 三隧分流壽終正寢 林鄭:2023年前不再推行. 香港01. 2019-03-26 [2019-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1). 
  8. ^ 謝偉銓. 三隧分流利與弊 四項研究減塞車. 灼見名家. 2018-10-11 [2019-06-0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