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里 (旗津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4日 (日) 10:48 (补救6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興里
中興里在高雄市旗津區的位置
中興里在高雄市旗津區的位置
坐标:22°33′53″N 120°18′12″E / 22.564664°N 120.303244°E / 22.564664; 120.303244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高雄市
鄉鎮市區旗津區
區劃18鄰
政府
 • 里長郭茂盛
 • 辦公處中興里旗津二路159號
面积[1]
 • 总计0.9439平方公里
人口(2020年9月)[2]
 • 總計2,874人
 • 密度3,044.81人/平方公里
 • 戶數1,067
 性別比:98.08
(男性1427人,女性1455人)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村里代碼64000100013

中興里,位於高雄市旗津區最南端,其管轄包括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太平島[3][4]。本里原與小港區相接,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興建而人工分離[5]。連接旗津和前鎮的高雄港過港隧道亦經本里[6]

歷史沿革

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1946年1月1日設置「草柱里」,後因里名不雅,已於1950年4月24日改為「中興里」,並於1984年7月1日配合政府經建計劃設置「中興商港區第四貨櫃中心」(辦理中興里、中和里及部分安順里),爾後「中和里」因遷村而撤銷該里併入本里。1999年7月1日將東沙群島列入本里管轄範圍,同時增設一鄰,即第18鄰[7]

地理

本里東以旗津二路為界與中洲、安順里毗鄰,隔河與前鎮區相望,南臨第二港口,西瀕臺灣海峽,北面中洲國小,尚屬熱帶季風氣候。

建設

宗教信仰

  • 中洲廣濟宮:建始於1737年,直至1969年高雄市政府為了打通第二港口、擴建高雄港中興港區,致廣濟宮、進興宮、閻羅殿3者合併,形成諸神合祀於一廟宇。新的廣濟宮於1990年興建完成,今主祀觀音及媽祖,是中洲地區民眾的信仰中心[8]

參考文獻

  1. ^ 107年旗津區區政統計年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30頁
  2.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人口統計
  3. ^ 楊濡嘉、王慧瑛、蔡孟妤. 東沙行政區屬高雄旗津 韓國瑜:不排除登島捍衛主權. 聯合報. 2020-05-18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0). 
  4. ^ 潘潔瑩、張夢熊. 太平島遭降格 旗津中興里長氣炸. 華視新聞. 2016-07-14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6). 
  5. ^ 歷史沿革. 高雄市旗津區公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1). 
  6. ^ 旅遊休閒 過港隧道. 高雄市旗津區公所全球資訊網. [2021-0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7. ^ 高雄市旗津區里界地圖-中興里.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8. ^ 中洲廣濟宮[興建沿革 1][興建沿革 2]
  1. ^ 中洲廣濟宮興建沿革
  2. ^ 旗津區公所-廣濟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