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埔鼓壽宮

坐标22°37′37″N 120°18′11″E / 22.627009°N 120.302967°E / 22.627009; 120.30296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迴廊彼端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15:41 (使用HotCat已设置Category:高雄市媽祖廟的新排序字:"新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港埔鼓壽宮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新興區玉衡里文橫一路90號
主神媽祖
建立时间咸豐八年(1858年)

大港埔鼓壽宮,是位於臺灣高雄市新興區玉衡里的媽祖廟,為大港埔信仰中心,有徒步至台南大天后宮的傳統。

大清咸豐八年(1768年)匾額「啟明拱照」

沿革

咸豐六年(1856年),由蔡、孫、王等士紳議定聯合眾信徒捐款籌建廟宇,經兩年籌畫,於咸豐八年(1858年)在大港埔竹圍創建,初名為「鼓壽亭」,留有咸豐八年的「啟明拱照」匾。祭祀蔡姓共祀的保生大帝、王姓共祀的朱府千歲、孫姓共祀的池府千歲,及早期一對夫妻帶來的天上聖母與中壇元帥。經開會,決定以天上聖母為主神。[1]

拆除重建前的舊廟。

1969年,開闢民生大道,廟地被割用大半[1][2]。廟方遂在鄰東腹地重建新廟,改成坐東向西、兩層樓建築,1970年破土興工[1]。 拆舊廟時,咸豐年間寫有「壽與廟齊」的木牌,被民眾拿去當木材燒開水,被廟方發現後才搶救回來[2]

1974年進殿安座[1],廟址為新興區文橫一路90號[3],廟身在民生路口圓環邊[4]。1994年間增修兩側廟室,南室安奉太歲星君、北室安祀文昌帝君[1]

祭祀

鼓壽宮是大港埔地區的公廟[1]、大港埔居民信仰中心[4]

台南大天后宮主委林明顯、副主委曾吉連表示,咸豐年間,鼓壽宮信眾即有陪同天上聖母跨越步駕至台南大天后宮祈福祝壽、舉辦會香大典的習俗,直到1937年被日本人禁止,後於市長蘇南成時期才恢復會香,但改以車輛接送[5]。2003年4月11日鼓壽宮恢復早期徒步會香的傳統[5][6],先至岡山壽天宮[5],首夜住岡山區[6],次日下午入台南市境會香[6],來回路途長達120公里[4]

當地玉衡里里長蔡瑞彬接下廟方董事長後,開辦媽祖文化節,長年獲得市府列為一區一特色活動,徒步至大天后宮也是知名活動[4]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王士杰. 鼓壽宮 大港埔百年古廟. 《中華日報》. 2015-07-27 [202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中文(臺灣)). 
  2. ^ 2.0 2.1 彭奕峰. 建廟老木碑 險遭火劫. 《中國時報》. 2003-10-16 (中文(臺灣)). 
  3. ^ 《生活情報》 歌唱賽. 《中國時報》. 2003-04-03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4.3 李義. 星期人物-蔡瑞彬里長 人神都服務. 《中國時報》. 2013-11-01 [2020-01-04]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凌珮君. 高雄鼓壽宮 到府城會香 以信眾徒步方式辦活動 睽違67年 今天出發 明天到台南. 《聯合報》. 2003-04-11 (中文(臺灣)). 
  6. ^ 6.0 6.1 6.2 趙家麟. 中斷67年再續友誼 盼創「北有大甲香、南有打狗香」宗教盛事 高雄鼓壽宮步駕會香台南大天后宮. 《中國時報》. 2003-04-13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