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托馬斯·克洛馬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托馬斯·克洛馬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2年2月2日 (三) 08:21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6)。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托馬斯·克洛馬
Tomás Cloma
出生Tomás Cloma y Arbolente
1904年9月18日
菲律賓保和省邦勞英语Panglao, Bohol[1]
逝世1996年9月18日(1996歲—09—18)(92歲)
菲律賓馬尼拉
职业商人、律師
父母Ciriaco Cloma y Arbotante
Irenea Arbolente y Bongay[1]

托馬斯·克洛馬他加祿語Tomás Arbolente Cloma Sr.,1904年9月18日—1996年9月18日),菲律賓律師、商人。他最出名的事蹟是在南沙群島建立自己的私人國家——自由地

克洛馬出生在保和省邦勞自治市英语Panglao, Bohol[2]父母分別是Ciriaco Cloma y Arbotante和Irenea Arbolente y Bongay,都是邦勞島的原住居民。[1][2]

克洛馬擁有一支漁船隊,並且是一家名叫「菲律賓海事學院英语PMI Colleges」的私立海事訓練學院的主人,渴望開一家罐頭食品廠,並開發南沙群島埋藏的海鳥糞。這主要出於經濟原因,所以他「發現」了南沙群島的一些島嶼並宣稱擁有它們。[3]

1947年,克洛馬宣稱「發現」了南沙群島中的一些島嶼。[3]不過早在1935年,中華民國的地圖上便標有南中國海132個島嶼的中英文名。[4]1950年,菲律賓總統埃尔皮迪奥·基里诺宣稱「既然中國擁有南沙群島,菲律賓不會對其宣稱施加壓力。」[4]

1956年5月11日,克洛馬與40人一起正式佔有了這些位於巴拉望省最南端以西380英里(612公里)的島嶼,並將其命名為「自由地」。[4]15日,克洛馬發佈「告全世界」並郵寄副本,以顯示其堅定宣稱佔有此土地。31日,他宣稱建立「自由地的自由領地」(Free Territory of Freedomland),十天以後他寄出第二份表述給菲律賓外交部長,告訴後者此地已被命名為「自由地」(Freedomland)。[4]

1956年6月底,克洛馬偷竊了太平島的中華民國國旗。[5]7月6日,向全世界宣稱他建立了一個分離政權,首都位於費信島。7月7日,在中華民國表示抗議之後,克洛馬將偷竊的國旗交給馬尼拉的中華民國大使館,並正式道歉。[5]10月2日,他給中華民國寫信,確保他不會對中華民國水域進行更深入的航行或登陸。[5]

1972年,克洛馬被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馬可仕投入監獄關押四個月,理由是「冒充軍官,自稱上將」。[2]1974年8月,克洛馬將國家的名字從自由地改為科洛尼亞,同時卸去國家元首職務,交給John de Mariveles。

1974年12月,克洛馬被捕,並被強迫簽訂將其領地以一披索的價格賣給菲律賓的文件。[6]菲律賓根據該文件宣稱對這些土地擁有主權。然而事實上自1974年8月開始,克洛馬便不再擁有這些土地。[7]

1978年,菲律賓總統簽署了第1596號總統令,將南沙群島大部份包括在內。[4]

1996年9月18日,克洛馬病逝於馬尼拉。葬於馬尼拉北部公墓

參考資料

[编辑]
  1. ^ 1.0 1.1 1.2 Film # 007769949 Image Film # 007769949; ark:/61903/3:1:3Q9M-CSM8-74XP-Z — FamilySearch.org. [April 18,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9). 
  2. ^ 2.0 2.1 2.2 DFA lodges diplomatic protest on Spratlys harassment incident. Archived., April 6, 2011.
  3. ^ 3.0 3.1 Baker & Wiencek 2002,第19, 29–30 (Footnote 21, citing Samuels 1982,第81–86頁)
  4. ^ 4.0 4.1 4.2 4.3 4.4 Shicun Wu; Keyuan Zou. Arbitration Concerning the South China Sea: Philippines Versus China. Routledge. 2 March 2016: 17– [2018-07-30]. ISBN 978-1-317-1798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5. ^ 5.0 5.1 5.2 Fu, Kuen-Chen. South China Sea: Conflict Or Cooperation?. [2018-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7). Template:Time needed
  6. ^ Womack 2006,第218 (Footnote 18)
  7. ^ Virginia A. Greiman, A Model for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 China Sea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4-05-25., Metropolitan College, Boston University, Received: November 1, 2013 Revised: February 2, 2014 Accepted: February 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