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K波段 (紅外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K波段 (紅外線)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11月12日 (日) 08:57 (补救3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9.5)。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K波段紅外線天文學在大氣傳輸的紅外窗口,以2.2微米(在近紅外136THz)為中心波長[1][2]。基於碲化汞鎘英语Mercury cadmium telluride紅外探測器英语Infrared detector探測器通常優先選用於在該波段中進行觀測[3]

IEEE,K波段是無線電頻譜18至27 GHz微波範圍內的一部分。大氣中的水蒸氣吸收了18至26.5 GHz的K波段中心頻率範圍,這是因為其共振峰值位於1.35 cm,22.24 GHz。因此,這些頻率會經歷較高的大氣衰減,無法於長距離應用。為此,原始的K波段被分為三個波段,即Ka波段,K波段和Ku波段。

相關條目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1. ^ Tokunaga, Alan T. Specifications for Astronomical Infrared Filters. www.ifa.hawaii.edu.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University of Hawaii. September 10, 2001 [2021-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1-06-02). 
  2. ^ Jahne, Bernd. Practical Handbook on Image Processing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s. RC Press. March 15, 2004: 109 [2023-07-30]. ISBN 978084939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0). 
  3. ^ Sizov, Fedir F. Detectors and Sources for THz and IR. Materials Research Forum LLC. May 5, 2020: 138 [2023-07-30]. ISBN 97816449007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