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昌縣 (巫山)
外观
大昌縣[1],北周為避宇文泰諱以泰昌縣改名,治所即今巫山縣北大昌鎮。北周置永昌郡,不久又廢,廢北井縣併入大昌縣。隋屬巴東郡[2]。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巴東郡為信州,二年(619年)改信州為夔州[3][4]。宋代屬夔州,端拱元年(988年)自夔州隸大寧監。舊在監南六十里,嘉定八年(1215年)徙治水口監[5]。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併入大寧州[6]。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屬夔州府[7],後因充軍死徙,并入大寧縣。永樂初復置,編户二里[8]。清康熙九年(1670年)廢入巫山縣[9]。
註釋
[编辑]- ^ 『大昌縣。在府城東二百里。本秦漢巫縣地。蜀漢屬宜都郡。晉置建昌縣。又改曰泰昌。屬建平郡。後周改曰大昌。置永昌郡。尋廢。郡及省北井縣入焉。隋屬巴東郡。唐屬夔州。宋置大寧監。以大昌爲屬縣。元併入大寧州。皇明仍舊。縣改今屬。編户二里。土田。仁善。縣名。泰昌晉名。大昌周名』。[正德]《夔州府志》
- ^ 『大昌後周置永昌郡,尋廢,又廢北井縣入焉。』。《隋書》卷二十九志第二十四地理上梁州巴東郡
- ^ 『武德元年,改為信州,領人復、巫山、雲安、南浦、梁山、大昌、武寧七縣。二年,以武寧、南浦、梁山屬浦州。又改信州為夔州。……大昌。晉分巫、秭歸縣置建昌縣,又改為大昌。隋不改。』。《舊唐書》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十道郡國二山南道山南東道夔州下
- ^ 『夔州雲安郡,下都督府。本信州巴東郡,武德二年更州名,天寶元年更郡名。土貢:紵。錫布、熊、羆、山雞、茶、柑、橘、蜜、蠟。戶萬五千六百二十,口七萬五千。縣四。有府一,曰東陽。奉節,上。本人復,貞觀二十三年更名。有鐵。有永安井鹽官。雲安,上。有鹽官。巫山,中。有巫山。大昌。下。有鹽官。』。《新唐書》卷四十志第三十地理四山南道東道採訪使夔州雲安郡
- ^ 『大寧監,同下州。開寶六年,以夔州大昌縣鹽泉所建為監。元豐戶六千六百三十一。貢蠟。縣一:大昌。中下。端拱元年,自夔州來隸。舊在監南六十里,嘉定八年,徙治水口監。』。《宋史》卷八十九志第四十二地理五夔州路大寧監
- ^ 『大寧州,下。舊大昌縣,宋置監。元至元二十年,升為州,併大昌縣入焉。』。《元史》卷六十志第十二地理三四川等處行中書省夔路
- ^ 『大昌。府東。洪武十三年十一月置。西有千頃池。又有當陽鎮巡檢司。』。《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四四川夔州府
- ^ 『四川大昌縣知縣徐子善奏:洪武四年開設縣治,初有民四百戶。後因充軍死徙。止餘一百戶。并入大寧縣。永樂初仍復大昌縣。重造籍冊。不滿一百戶。遂析丁多之家補之。比年止有五十五戶。內多單丁。而生員吏典驛夫之役。無人可充。田多荒蕪。稅粮失額。乞如陝西漢中府沔縣事例。發徒流人連家属補湊為民。以供徭稅。上命行在刑部、戶部議。右侍郎施禮等奏請如所言。以四川湖廣二布政司按察司見問徒流人補。從之』。《宣宗章皇帝實錄》卷六十六宣德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 ^ 『夔州府:要,衝,繁,難。隸川東道。明,府。順治初,沿明制,領州一,縣十二。康熙六年,省大寧入奉節。七年,省新寧入梁山。九年,省大昌入巫山。』。《清史稿》卷六十九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四川夔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