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州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夔州路置,治奉节县(今属重庆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重庆两省市之万源、达州、梁平等市县以东地区及湖北省建始縣、陝西省平利縣、洵陽縣、石泉縣。明、清属四川布政司[1]。清时辖境缩小,仅有今重庆市开州区、万州区以东地区。1913年废。
夔州府元為夔州路,屬四川行省。
- 直領縣二:奉節縣(附郭)、巫山縣;
- 州七:施州(領建始縣1縣)、達州((領通川縣、新寧縣2縣)、梁山州(領梁山縣1縣)、萬州(領武寧縣1縣)、雲陽州、大寧州,開州[2]。
- 洪武三年(1370年)置平利縣、洵陽縣、石泉縣三縣,屬大寧州[3]。
- 洪武初置大昌縣,屬夔州府,後因充軍死徙,併入大寧縣。永樂初復置。
- 洪武四年(1371年)裁施州,其地入建始縣;裁武寧縣,其地入同城之萬州;分新寧縣往屬於重慶府;改夔州路為府[4]。
- 洪武五年二月甲辰(1372年3月31日)分大寧州屬平利、洵陽、石泉三縣,往屬陝西漢中府[5]。
- 洪武六年九月己亥(1373年9月17日)降開州為縣[6]。
- 是年十二月甲寅(1374年1月30日)降雲陽、萬二州為縣;裁梁山州,其地入同城之梁山縣[7]。
- 洪武九年四月甲午(1376年4月29日)降夔州府為散州,裁附郭奉節縣;降大寧、達二州為縣;省通川縣入達縣;夔州及府原領之巫山、大寧、雲陽、萬、開、梁山、建始、達八縣,一併往屬於重慶府[8]。
- 洪武十年五月戊寅(1377年6月7日)升夔州為直隸州,分巫山、大寧、雲陽、萬、開、建始、達七縣來屬[9]。
- 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庚戌(1380年12月20日)升夔州直隸州為府,置附郭奉節縣;分重慶府忠州屬梁山縣來屬府;置大昌縣屬府;復置新寧縣來屬[10]。
- 洪武十四年五月辛卯(1381年5月30日)復置施州,分建始縣隸之[11]。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裁施州,建始縣還屬府[12]。
- 成化元年七月己酉(1465年7月26日),析達縣五里置東鄉縣,屬府[13]。
- 正德九年(1514年)復升達縣為州,分東鄉縣隸之。
- 正德十年(1515年)割東鄉縣太平里置太平縣,屬達州[14]。
至明末,夔州府直領縣十;奉節、巫山、大昌、大寧、雲陽、萬、開、梁山、新寧、建始;州一:達(領東鄉、太平二縣)。
- 盛南金,洪武初年任
- 崔榮,洪武年任
- 嚴觀民,字竣德,金华人,进士,永樂年任
- 許譽,永樂年任
- 陳垣,湖广应城人,正統年任
- 沈琮,景泰五年由南京兵部主事升任
- 季亨,天顺年任
- 王謙,天顺四年由太常寺少卿降任
- 胡軫,丰城人,天顺年任,擢浙江提学副使
- 项倬,成化年任
- 吕晟,永丰人,成化年以南京礼部郎中任
- 刘观,成化十四年由保定府调任
- 吴英,成化年任
- 陳仕寶,广东揭阳进士,成化十九年任
- 汪奎,成化二十一年由御史升任
- 王珣,成化年任
- 劉讓,陕西朝邑进士,弘治三年任
- 杨维,湖广武陵进士,弘治四年任
- 吴珏,浙江临海進士,弘治年任
- 高鑑,號鐵溪,信阳人,弘治年任
- 杨奇,字秀夫,壶关进士,弘治十二年任,十八年升两浙運使
- 王用,山东安丘进士,正德三年考察罢
- 熊達,江西南昌进士,正德三年由福建参政降任,次年考察罢
- 吴潜,字顯之,江西临川进士,正德四年任,十年升云南副使
- 劉文焕,直隶真定进士,正德十年任,十三年考察罢
- 章槩,浙江会稽進士,正德十二年任,次年考察罢
- 劉黼,浙江山阴進士
- 鄭選
- 謝樞,湖广巴陵举人
- 曹恩,直隶广德进士
- 屈鉞,陕西蒲城进士
- 韓坤,字子原,陕西蒲城进士,嘉靖十一年致仕
- 倪組,福建闽县进士
- 范廷儀,直隶真定举人
- 郭鳳,直隶保定举人
- 杨琇,广西桂林举人
- 张环,陕西西安进士,以户部郎中升,二十一年任,二十三年升山东副使
- 許應元,浙江钱塘進士,嘉靖二十三年任,二十八年升四川副使
- 唐時,字學孔,號颐菴,直隶雄县进士
- 赵继孟,山西泽州进士
- 张廷柏,山西蒲州进士,升贵州副使
- 陈时范,福建长乐进士,升四川副使
- 许宗镒,福建晋江进士,隆慶二年升广东副使
- 孔惟德,直隶丹阳进士
- 胡秉性,河南汝宁舉人
- 郭棐,广东番禺进士,萬曆三年任,五年升湖广副使
- 許三省,浙江仁和举人
- 萬通,江西南昌进士,萬曆九年任,次年卒于官
- 李宜春,山东莘县进士,萬曆十年任,十五年贬两淮运判
- 朱讓,广东南海进士,萬曆十五年任
- 鄭札,山西澄城举人
- 耿争光,河南杞县进士,萬曆二十二年任
- 李時孶,陕西洋县举人,萬曆三十一年升本省副使
- 林烇章,福建莆田人,前户部郎中
- 宋鸿儒,山东德州进士
- 高位,陕西华州举人
- 徐祯稷,直隶华亭进士,萬曆四十三年升本省副使
- 朱邦楨,直隶吴县进士,萬曆四十三年任,四十八年升广东副使
- 宋名世,河南商丘进士,萬曆四十八年任,天啓二年考察罢
- 史赞舜,天啓二年任,六年升贵州副使
- 成珍,陕西朝邑进士,崇祯年任
- 曹燁,崇祯十三年任
- 胡大年,陕西永昌卫人,由廪生取乙酉、戊子两次副榜,承蔭官生
- ^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43):“夔州府元夔州路,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洪武四年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属重庆府。十年五月直隶布政司。十三年十一月复为府。领州一,县十二。西距布政司千九百里。”
- ^ 《元史》卷60,頁1443一頁1444
- ^ 《明史》卷40,下1010)
- ^ 《明史》卷43,頁1029一頁1030、卷44,廠109:
- ^ 《大祖實錄》,卷72
- ^ 《大祖實錄》卷SS
- ^ 《大祖實錄》卷86
- ^ 《太祖實錄》卷105
- ^ 《大祖實錄》卷112
- ^ 《大祖實錄》卷134
- ^ 《太祖實錄》卷137
- ^ 《大明一統志》卷66
- ^ 《憲宗實錄》卷19
- ^ 《明史》卷43,頁103
- ^ 趙泉澄著.《清代地理沿革表》.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03月第1版.第121-122頁
[在维基数据编辑]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夔州府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
---|
7道 | 府十五,直隸州九,直隸廳三,州十一,廳十一,縣百十八 |
---|
成緜龍茂道 | 成都府(州三,縣十三) | 成都府:衝,繁,難。明,府。成緜龍茂道治所。光緒三十四年裁總督。布政使、提學使、提法使、鹽運使,巡警道、勸業道,將軍、副都統、提督駐。舊領州六,縣二十五。順治十六年,省羅江入德陽,省彰明入緜。康熙元年,省崇寧入郫,省彭入新繁。九年,省華陽入成都。雍正六年,復設華陽,升緜、茂二州及資縣並為直隸州,以德陽、緜竹、安隸緜,汶川、保隸茂,資陽、仁壽、井研隸資,又省威入保。六年,復設崇寧、雙流、彭、彰明四縣屬府。七年,以彰明改屬龍安。領州三,縣十三。
成都縣 | 華陽縣 | 雙流縣 | 溫江縣 | 新繁县 | 金堂縣 | 新都縣 | 郫縣 | 灌縣 | 彭縣 | 崇寧縣 | 簡州 | 崇庆州 | 新津縣 | 漢州 | 什邡縣 |
---|
龙安府(縣四) | 龍安府:繁。隸成緜龍茂道。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縣三。雍正九年,改緜州之彰明來隸。領縣四,土司一。
平武县 | 江油縣 | 石泉县 | 彰明縣 |
---|
綿州直隸州(縣五) | 綿州直隸州:衝,繁,難。舊隸成緜龍茂道。光緒三十四年裁。明,成都府屬州。順治初,仍明制。雍正五年,升直隸州,以成都之緜竹、德陽、安及保寧之梓潼來隸,並設彰明、羅江二縣,尋改彰明屬龍安府。乾隆三十五年,移州治羅江,省羅江縣。嘉慶六年,還舊治,復設羅江。領縣五。
德陽縣 | 安縣 | 緜竹縣 | 梓潼县 | 羅江縣 |
---|
茂州直隸州(縣一) | 茂州直隸州:中。原隸成緜龍茂道。光緒三十四年裁。明,成都府屬州。順治初,仍明制。雍正六年,升直隸州,以成都之汶川及保縣來隸。嘉慶六年,省保縣入雜谷廳。領縣一,土司六。
汶川县 |
---|
松潘直隸廳 | 松潘直隸廳:要,衝,繁,難。舊隸成緜龍茂道。明,松潘衞,隸四川都司。順治初,仍明制為衛,屬龍安府。雍正九年,裁衛置廳。乾隆二十五年,升直隸廳。舊隸成緜龍茂道。 |
---|
理番直隸廳 | 理番直隸廳:難。舊隸成緜龍茂道。明,雜谷安撫司,屬茂州。順治初,仍明制。乾隆十七年改廳,駐理番同知。二十五年,升直隸廳。嘉慶六年,以茂州屬之保縣入之。領土司四。 |
---|
附懋功屯務廳 | 懋功屯務廳:大小金川土司地。順治七年,小金川歸附。康熙六年,大金川歸附。雍正元年,授安撫司。乾隆四十一年,分置美諾、阿爾古兩廳。四十四年,併阿爾古入美諾。四十八年,改懋功廳,駐同知,理五屯事務。領屯五,土司二。 |
---|
|
---|
川東道 | 重庆府(廳一,州二,縣十一) | 重慶府:衝,繁,難。川東道治所。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州三,縣十七。康熙元年,省銅梁、安居入合州,省璧山入永川,省武隆入涪州。八年,省定遠入合州。六十年,復置銅梁,以安居併入。雍正六年,復置大足、璧山、定遠三縣。十三年,升忠州為直隸州,酆都、墊江屬之。析黔江、彭水二縣置黔彭直隸廳。乾隆元年,改隸酉陽直隸州。二十九年,以巴縣江北鎮置江北廳。領廳一,州二,縣十一。 巴縣 | 江津縣 | 長壽縣 | 永川縣 | 榮昌縣 | 綦江縣 | 南川縣 | 合州 | 涪州 | 銅梁縣 | 大足縣 | 壁山縣 | 定遠縣 | 江北廳 |
---|
夔州府(縣六) | 夔州府:要,衝,繁,難。隸川東道。明,府。順治初,沿明制,領州一,縣十二。康熙六年,省大寧入奉節。七年,省新寧入梁山。九年,省大昌入巫山。雍正六年,升達州為直隸州,以東鄉、太平二縣往隸。七年,復置大寧、新寧二縣。旋改新寧隸達州,改梁山隸忠州。乾隆元年,改建始隸湖北施南府。領縣六。 奉节县 | 巫山县 | 云阳县 | 万县 | 開縣 | 大寧縣 |
---|
绥定府(廳一,縣六) | 綏定府:繁,疲,難。隸川東道。明,達州。順治初,因明制,為夔州府屬之達州。雍正六年,升直隸州,以夔州之東鄉、太平、新寧三縣來屬。嘉慶七年升府,改名綏定,並於州地置達縣,升太平為直隸廳。十九年,以順慶府屬之大竹、渠二縣來隸。道光九年,移太平同知駐城口,改名城口廳,太平廳還為縣,均仍隸府。領廳一,縣六。 達縣 | 東鄉縣 | 新宁县 | 渠县 | 大竹縣 | 太平縣 | 城口廳 |
---|
忠州直隸州(縣三) | 忠州直隸州:繁,難。隸川東道。明,重慶府屬州。順治初,仍明制。雍正十二年,升直隸州,以重慶之酆都、墊江及夔州之梁山來隸。領縣三。
酆都縣 | 垫江县 | 梁山縣 |
---|
黔彭直隸廳→酉陽直隸州(縣三) | 酉陽直隸州:繁,難。隸川東道。明,酉陽宣慰司。屬重慶府。順治初,仍明制。雍正十二年,改重慶屬之黔江、彭水二縣置黔彭直隸廳。十三年,又改平茶長官司為秀山縣,屬廳。乾隆元年,廢廳,改為酉陽直隸州,以黔、彭、秀三縣來隸。領縣三。
秀山縣 | 黔江縣 | 彭水縣 |
---|
石砫直隸廳 | 石砫直隸廳:簡。隸川東道。明,宣慰司,屬夔州府。順治十六年歸附,仍明制,授宣慰司,屬夔州府。乾隆二十七年,升為直隸廳。 |
---|
|
---|
川北道 | 保宁府(州二,縣七) | 保寧府:中,衝,繁。川北道治所。川北鎮總兵駐。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州二,縣八。雍正五年,改梓潼屬緜州直隸州。西南距省治六百二十里。廣七百一十里,袤六百里。北極高三十一度五十九分。京師偏西十度五十分。領州二,縣七。 阆中县 | 苍溪县 | 南部县 | 廣元縣 | 昭化县 | 巴州 | 通江县 | 南江县 | 劍州 |
---|
顺庆府(州二,縣六) | |
---|
潼川府(縣八) | |
---|
|
---|
永寧道 | 敘州府(廳二,縣十一) | 敘州府:要,衝,繁,難。隸永寧道。明,府。順治初,因明制,領縣十。旋改高州為高縣。雍正六年,改貴州永寧縣來屬,又裁馬湖府,以所轄屏山來隸。八年,復以永寧往屬敘永廳。乾隆二十六年,置雷波廳。二十九年,置馬邊廳。領廳二,縣十一,土司四。 宜賓縣 | 慶符縣 | 富順縣 | 南溪縣 | 長寧縣 | 高縣 | 筠連縣 | 珙縣 | 興文縣 | 隆昌縣 | 屏山縣 | 馬邊廳 | 雷波廳 |
---|
資州直隸州(縣四) | 資州直隸州:繁,難。隸川南永寧道。明,資縣。順治初,仍明制,為資縣,屬成都府。雍正五年,升直隸州,以成都之仁壽、井研、資陽、內江來屬。領縣四。
資陽縣 | 內江縣 | 仁壽縣 | 井研縣 |
---|
瀘州直隸州(縣三) | 瀘州直隸州:要,衝,繁,難。川南永寧道治所。明,州。光緒三十四年,析九姓鄉隸永寧州。領縣三。
納溪縣 | 合江縣 | 江安縣 |
---|
永寧直隸州(縣二) | 永寧直隸州:要,衝,繁,難。隸川南永寧道。明,敘州府。敘永同知及貴州都司永寧衞轄地。順治初,仍明制,置同知,隸敘州府。析永寧衞隸貴州威寧府。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雍正五年,廳地併入縣,改屬敘州府。八年,復設同知。乾隆元年,升為敘永直隸廳,以永寧縣來屬。光緒三十三年,以永寧移治古藺。三十四年,改廳曰永寧直隸州,改縣曰古藺,並析瀘州之瀘衞,分州地曰九姓鄉,置古宋縣屬焉。領縣二。
古藺縣 | 古宋縣 |
---|
|
---|
建昌道 | 寧遠府(廳二,州一,縣四) | 寧遠府:要,衝,繁,難。隸建昌道。建昌鎮總兵駐。明,建昌衞。順治初,因明制為衛。雍正六年改府,以會理州來屬,並置西昌、冕寧、鹽源三縣,越巂一廳隸之。宣統元年,增置鹽邊廳。二年,又置昭覺縣。領廳二,州一,縣四,土司十一。
西昌縣 | 冕寧縣 | 鹽源縣 | 昭覺縣 | 會理州 | 鹽邊廳 | 越巂廳 |
---|
雅州府(州一,縣五) | 雅州府:衝,繁,難。建昌道治所。明,雅州。順治初,因明制,為直隸州,領縣三。雍正七年升府,撫民同知駐靖西關地,在哲孟雄之北,為亞東出入要路。有商埠。以其地增置雅安縣。改天全土司為天全州,改長河西魚通安遠宣慰司為打箭鑪廳。八年,改黎大所為清溪縣。均屬府。光緒三十年,升打箭鑪為直隸廳。三十四年升康定府。領州一,縣五,土司一。
雅安縣 | 名山縣 | 榮經縣 | 蘆山縣 | 天全州 | 清溪縣 |
---|
嘉定府(廳一,縣七) | |
---|
邛州直隸州(縣二) | 邛州直隸州:中,衝,繁。隸建昌道。明,州。領縣二。
大邑縣 | 蒲江縣 |
---|
眉州直隸州(縣三) | 眉州直隸州:衝,繁。隸建昌道。明,州。康熙初,彭山、青神二縣先後省入州。雍正六年復置,仍隸州。領縣三。
丹棱縣 | 彭山縣 | 青神縣 |
---|
|
---|
康安道 | 康定府(廳一,縣二) | 康定府:要。隸康安道。明, 長河西魚通安遠宣慰司。康熙初,明宣慰司以地歸附。雍正七年,移雅州府同知來治,置 打箭鑪廳,仍隸雅州府。光緒三十年,升 打箭鑪直隸廳。三十四年升府,改名康定,隸康安道,升 裡化縣為裡化廳,並以河口、稻成二縣同隸府。宣統三年,舊隸打箭鑪之宣慰、宣撫、安撫、長官各土司,全體改流,先後分別設治,並先各就其地置委員、理事等官。領廳一,縣二。
裡化廳 | 河口縣 | 稻成縣 |
---|
巴安府(廳一,縣二) | 巴安府:要。康安道治所。督辦川滇邊務大臣、按察使銜鑪安兵備兼分巡道駐。巴塘宣撫司地。光緒三十一年改流。三十三年置 巴安縣。三十四年升府,並置三壩廳,鹽井、定鄉二縣隸之。領廳一,縣二。
三壩廳 | 鹽井縣 | 定鄉縣 |
---|
|
---|
邊北道 | 登科府(州二,縣二) | 登科府:要。德爾格忒宣慰司地。邊北道治所。宣統元年改流,析其地為五區。於北區設府,仍名登科,並置德化、白玉二州,石渠、同普二縣隸之。領州二,縣二,土司十二。
德化州 | 石渠縣 | 白玉州 | 同普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