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Pavilion of Prince Teng 3.jpg
基本资料
简称江西布政使司
朝代大明大清
上级六部(明)、巡撫(清)
行政区类别一级行政区
辖境江西省
方言赣语客家话
毗邻南直隶江南省安徽省
湖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湖北省湖南省
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浙江省
福建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福建省
广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廣東省
历史
原称江西等处行中书省
设立始年大明洪武九年(1376年)
行政
政府官署江西布政使司衙门
驻地南昌府
下级行政区南昌府瑞州府九江府
南康府饶州府广信府
建昌府抚州府吉安府
临江府袁州府赣州府
南安府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江西布政司,是兩朝在江西的省级行政機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衙门南昌府

官制沿革[编辑]

明朝官制[编辑]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所轄地域在元朝時為江西行中书省,一部分屬江浙行中书省。元末韓宋軍起事後漸次攻佔江西各屬,龍鳳六年(1360年)起,將江西各改置為。明洪武初年完成各路改府,並小部更動府、縣行政區劃;九年(1376年)正式將江西行省設置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並將原本行省職權分割為三,布政使司專責治理民政事務。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的主官為左右布政使,從二品。其下設有:

  • 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從三品。
  • 布政使司左右參議,從四品。
  • 經歷司
  • 照磨所
  • 理問所
    • 理問一人,從六品。
    • 副理問一人,從七品。
    • 提控案牘一人。
  • 司獄司司獄一人,從九品。
  • 庫大使一人,從九品、副使一人。
  • 倉大使一人,從九品、副使一人。
  • 雜造局、軍器局、寶泉局、織染局大使各一人,從九品、副使各一人。

清朝[编辑]

清朝沿襲明制,設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通稱為江西省,並在江西布政使之上設置固定任制的「江西巡撫」以掌管全省軍民事務、縱制文武官員。江西布政使司成為巡撫下屬官衙,專管江西省的民政、財政、田土、戶籍、錢糧、官員考核、溝通督撫與府縣。

康熙六年(1667年)定制將每省整合設置一布政使。三十八年(1699年)裁撤副理問、寶源局大使,雍正二年(1724年)裁撤檢校。乾隆十八年(1753年)停止守道兼布政使、參政、參議銜。宣統二年(1910年)布政使司改設為財政公所,主官仍稱布政使,裁經歷以下各官職。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的主官為左右布政使,從二品。其下設有:

  • 布政使司左右參政,從三品(非常置)。
  • 布政使司左右參議,從四品(非常置)。
    • 各守道兼參政、參議銜。
  • 經歷司經歷一人,正六品。
  • 照磨所檢校一人,正九品(雍正二年裁)。
  • 理問所理問一人,從六品。副理問一人,從七品(康熙三十八年裁)。
  • 庫大使一人,正八品。
  • 倉大使一人,從九品。
  • 寶源局大使一人,正九品(康熙三十八年裁)。

明朝辖区[编辑]

明朝江西布政使司參政、參議分司諸道:督糧道、督冊道、南瑞道、湖東道、湖西]、饒南九江道、贛南道。下辖十三府、一州,共計七十七縣。

南瑞道[编辑]

  • 瑞州府
    • 元朝瑞州府为瑞州路。龙凤八年(1362年)瑞州路属行省,洪武二年(1369年)被改置为瑞州府。府署驻高安县。府轄三县:高安县、上高县、新昌县。

饒南九江道[编辑]

湖東道[编辑]

湖西道[编辑]

贛南道[编辑]

清朝轄區[编辑]

清朝下轄十三府、一直隸州,共計一州、四廳、七十四縣:

糧儲兼南撫建道[编辑]

饒廣九南道[编辑]

袁瑞南臨鹽法道[编辑]

吉贛南寧道[编辑]

注釋[编辑]

  1. ^ 洪武二年(1369年)宁州被降为宁县,仍属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被复升为宁州。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