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吴
吳 | ||||
|
||||
五代十國(917年)之吳國版圖 | ||||
首都 | 廣陵 | |||
常用語言 | 中古漢語 | |||
政体 | 君主制 | |||
君主 | ||||
- 907年-908年 | 楊渥 | |||
- 908年-921年 | 楊隆演 | |||
- 921年-937年 | 楊溥 | |||
歷史時期 | 五代十國 | |||
- 楊行密受封吳王 | 902年 | |||
- 唐朝滅亡 | 907年6月1日 | |||
- 楊隆演稱王 | 919年 | |||
- 楊溥稱帝 | 927年11月29日 | |||
- 被齊取代 | 937年 |
吴(902年-937年)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为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南吴、弘農、淮南。
历史[编辑]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为唐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年)封为吴王。建都广陵(即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拒絕朱溫統治的唐人,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吴最强盛时,有今江苏、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省的一部分。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继位,大权旁落摄政徐温。919年,杨行密子杨隆演称吴国王。吴天祚三年(937年)徐温养子宰相徐知誥废楊溥,建立南唐。吴国共历4主,36年,但大部分时间杨氏受徐氏控制。
楊吳的统治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君主[编辑]
君主列表[编辑]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吴王、弘农郡王,追尊吴皇帝 | ||||||||
- | - | 吴武忠王 (唐哀帝李柷谥) |
楊行密 (唐封吴王) |
852年-905年 | 902年-905年 (吴王) |
- | - | 兴陵 |
太祖 (高祖楊隆演追尊) |
吴孝武王 (高祖楊隆演改谥) |
|||||||
太祖 (睿帝杨溥追尊) |
武皇帝 (睿帝杨溥追谥) |
|||||||
- | - | 弘农郡威王 (高祖楊隆演谥) |
楊渥 | 886年-908年 | 905年-908年 (弘农郡王) |
- | - | 绍陵 |
烈祖 (高祖楊隆演追尊) |
吴景王 (高祖楊隆演改谥) |
|||||||
烈祖 (睿帝杨溥追尊) |
景皇帝 (睿帝杨溥追谥) |
|||||||
- | - | 吴宣王 (睿帝杨溥谥) |
楊隆演 | 897年-920年 | 908年-919年 (弘农郡王) |
- | - | 肃陵 |
高祖 (睿帝杨溥追尊) |
宣皇帝 (睿帝杨溥改谥) |
919年-920年 (吴王) |
武义 | 919年-920年 | ||||
吴皇帝 | ||||||||
- | - | 睿皇帝 (南唐烈祖李昪谥) |
楊溥 | 900年-938年 | 920年-927年 | 順義 | 921年-927年 | 平陵 |
927年-937年 (吴皇帝) |
乾貞 | 927年-929年 | ||||||
大和 | 929年-935年 | |||||||
天祚 | 935年-937年 |
君主世系图[编辑]
|
|
|
|
1吳太祖楊行密 852-902-9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吳高祖楊隆演 897-908-919-920 |
|
2吳烈祖楊渥 888-905-908 |
|
4吳睿帝楊溥 900-920-927-937-939 |
|
||||||||||||||||||||
历史遗存[编辑]
注释[编辑]
- ^ 南京日报记者李冀,实习生巫莹. “地名遗产”杨吴城濠亟待正名. 新浪网 来源:南京报业网. 2005年8月15日 [2011-05-31] (简体中文).
- ^ 项凤华. 澄清识别盲区 还原历史称呼 南京要为每条河流竖“河牌”. 新民晚报数字报纸. 2009年5月12日 [2011-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18日) (简体中文).
中国朝代:江南地区割据政权 | ||
---|---|---|
前朝: 唐 唐末淮南节度使、吴王国 |
十国 · 吴 902年4月-937年11月 902年唐始封吴国,927年11月29日称帝 |
后朝: 十国 · 南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