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令輿
外观
莊令輿(1662年11月8日—1740年8月22日,康熙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乾隆五年七月初一日),原名景濂,字蓀服,號阮尊。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生平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以蔣璣之名中式丙子科順天鄉試,因借名頂替被黜。[2][1][3]
四十一年(1702年),中式壬午科順天鄉試南皿,應試時兼作四書五經文二十三篇而違反規定,經奏聞後,康熙帝欽賜舉人。[4][5]
四十五年(1706年)取中丙戌科會試五經卷,殿試位列第二甲第十九名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學習滿文。[6]
四十八年(1709年)四月十一日,散館,授翰林院編修。選充教習滿洲庶吉士(小教習),充《政治典訓》纂修官。
五十三年(1714年)六月十六日[8],以編修差充甲午科浙江鄉試副考官,所取多一時名士。
後罷官歸鄉,奉養父母。喜好汲引後進,指導皆成佳士。家貧而好學,雖然一無所有卻安寧恬適。親自教育孫輩讀書,書對聯於家塾:「負郭無遺產,傳家有賜書」。[1]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日,以子莊松承覃恩誥封奉政大夫。[9]
乾隆五年(1740年)七月初一日卒,年六十二歲。
著作
- 《雙松晚翠樓詩鈔》二十卷
- 《蓀服時文稿》
- 輯刊《毗陵六逸詩鈔》二十二卷
家庭及關聯
- 祖父:莊寶(1609年-1654年),恩貢生,曾仕於南明魯王,棄職歸隱,被逮捕處死於江寧,入祀忠義祠。[11]
- 祖母:吳氏,莊寶繼室,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湖廣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吳玄孫女、監生吳我思之女。[12]
- 父:莊維嵩(1642年-1728年)[13],康熙五十二年敕封儒林郎、雍正十三年誥贈通議大夫。
- 母:張氏,康熙五十二年敕贈太安人、雍正十三年誥贈太淑人,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江西按察使張師繹之孫女。
- 令輿排行第一,另有一弟二姊妹:
妻妾
子女
有四子二女。
- 長女,未嫁卒。
- 次女(1683年-1708年),適管棟,誥贈夫人[14],孫管幹貞為乾隆三十一年進士、漕運總督。
- 長子:莊松承(1685年-1768年),雍正十一年舉人,官至順天府南路廳同知。娶邵氏,浙江山陰舉人邵之政之女。
- 次子:莊柏承(1687年-1772年),雍正五年會試明通榜,官湖南安福縣知縣。娶董氏,順治四年進士工部主事董上治曾孫女、董以寧孫女、董大倫之獨女。
- 三子:莊柟榮(1689年-1756年),監生。娶楊氏,崇禎十六年進士楊廷鑑之孫女、順治十六年進士山東按察使楊大鯤之女。
- 四子:莊杜芬(1691年-1771年),府學生。娶俞氏,康熙四十五年進士、翰林院編修俞長策之女。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三·人物·文學·葉三十二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六·功名事業·頁八三
-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十九·選舉·舉人·葉三十
- ^ 《清史稿》卷一〇八·志八十三·選舉三:「壬午順天南皿監生莊令輿、俞長策,皆以兼作四書、五經文二十三篇違式,奏聞,俱授舉人。」
- ^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九月壬子:禮部議覆,外簾監試御史節什等疏奏,監生莊令輿、俞長策試卷作五經文字,與例不合,但事關崇文雅化,理合奏聞,應無庸議。上曰:「所作五經文字,若俱浮泛不切,自不當取中,若能切題旨、文理明順,一日書寫二萬餘字,實為難得。莊令輿、俞長策著俱授為舉人,准其會試。嗣後作五經文字不必禁止,作何定例,著九卿詹事科道議奏。」
- ^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五·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乙卯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五·誥敕·頁二三
- ^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鄉試考官年表,2907頁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五·誥敕·頁二六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四·分支世系表七·頁三七五。
-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四·人物·忠節·葉二十八。
- ^ 《毗陵莊氏族譜》誤作萬曆二十九年進士大理寺少卿吳亮孫女,據《北渠吳氏族譜》改正。《北渠吳氏族譜》卷二·世表·葉二十八。
- ^ 字仿鶴,與查慎行友好,查有詩〈題雙松晚翠樓圖爲毘陵莊仿鶴封君八十雙壽〉,載《敬業堂詩續集》卷二。
- ^ 《武進華渡里管氏族譜》(民國五年重修)卷六·幼從公宗下靜菴公一支世表·葉七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十九·選舉·進士·葉十七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三·人物·文學·葉三十二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四·分支世系表七·頁三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