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道教音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音乐
概述
流派
特殊形式
宗教音乐
传统音乐

中國道教音樂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傳統上可分為全真(十方韻)、正一兩大類。道樂不僅與道教歷史同樣久遠而且秘而不傳,其旋律為古雅風格,為宗教與藝術的互相結合。道樂常見於廟宇日常早晚課誦經唱贊,各種齋醮法事、中元普渡、大型法會等宗教活動,或者信徒在各種喪葬、祭拜及日常禮神儀式上播放以求慰藉,也為道士、法師必備科儀經樂,亦常於廟宇、素食店、茶藝館、宗教藝品店日常播放,修道士平時也常用於靜坐冥想、修練氣功丹道、提昇心靈境界。

自50年代開始,即有業餘音樂家在收集、整理、研究道教音樂,各學術刊物的專論及學術專著開始陸續出現「道教音樂」;後來有專業音樂家將「道教音樂」搬上了舞台,並至東亞國家巡迴演出。道教音樂的藝術表演活動於是慢慢被社會認同接受,而部分道教宮觀有從事這種演示活動的組織 ─「道樂團」。1988年8月22日,北京白雲觀正式成立了「白雲觀道教音樂團」,並首次在北京音樂廳舉行了集合性演出。之後大陸各地道教協會等亦相繼成立了道樂團,其中蘇州玄妙觀、北京白雲觀等宮觀的道樂團還多次應邀到英國、比利時、新加坡、加拿大等國作專場道教音樂演出。1996年,由香港蓬瀛仙館主辦的香港道樂團正式成立,香港道樂團也是歷屆道教音樂匯演的組織策劃者之一。

「首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1年11月在香港演出,由香港蓬瀛仙館、香港道樂團與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聯合主辦[1]。道教音樂匯演主要是唱誦平時在宮觀裏誦經說法的經韵,配合走五方、行八卦、轉太極等身伐動作;亦有地方特色的道曲;其中武當山道教武術音樂團表演的「武當仙樂神功」是創意性的節目,該節目將武當山道教音樂與武當山拳、劍及功夫結合于一體,道樂中穿插武功,武功伴隨著道樂,以道樂再搭配中國功夫方式動靜結合;也有演奏道長阿炳的著名作品《二泉映月》,匯演還有表演分別具有江南東北香港地方特色的道曲,令觀眾們可感受到道教音樂的可體驗不同風格且豐富之道曲;匯演中特色節目還由東道主成都青羊宮道樂團表演,該團的表演特點是在樂隊中使用了編鐘古琴等古樂器,使用古老的樂器傳達歷史悠久的道教音樂[1]

第二屆道教音樂匯演在2002年6月在台北演出[1]。第三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3年3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由中國道教協會、香港蓬瀛仙館聯合主辦[1]。第四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4年3月7日在新加坡嘉龍劇院舉行[1]。第五屆道教音樂匯演2005年5月於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該匯演創下參演團體和表演人數歷屆最多的紀錄[1]。第六屆道教音樂匯演於2006年8月26日在成都藝術中心嬌子音樂廳舉行[1]

大陸中國道教協會和臺灣中華道教總會為了弘揚道教文化,展示道教音樂,在經過協商和籌備,於2005年7月底8月在臺灣舉行海峽兩岸道教音樂會,以「蓬萊仙韵頌太平」作為主題[1]

注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劉紅. 道教音樂匯演簡述. 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香港)). 
  • 曹本冶,〈道乐研究与香港道乐〉,《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1,(04)。
  • 曹本冶,〈香港道教全真派仪式音乐初述〉,《人民音樂》,1989,(08)。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