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聲
吼聲(英語:Grand Howl)是幼童軍所採用的儀式。這個儀式由羅伯特·貝登堡設計,基礎源自於魯德亞德·吉卜林的《叢林奇譚》中毛克利的故事。在儀式中,幼童軍扮演狼群向會議石上的「老狼」阿克拉致意,並回溫幼童軍規律。貝登堡同時也建立了針對幼女童軍的吼聲,但仿效的對象則是貓頭鷹而不是狼。
起源
[编辑]在童軍活動建立5年後,貝登堡等人針對因年齡太小(低於11歲)無法加入童軍階段的人設計一套計畫,起初這個計畫稱為「初級童軍」(Junior Scouts)。在該計畫正式啟用時,貝登堡取得他的朋友與鄰居,魯德亞德·吉卜林的同意,使用《叢林奇譚》內的主題。在名稱改為「幼童軍」(Wolf Cubs)下,8到10歲的男孩可以用較為基礎的版本,進行較為年長的童軍階段成員所享有的活動,但融入了吉卜林1898年著作當中毛克利所處的叢林背景。幼童軍成員必需演繹故事中的場景,而成人服務員則必需採用書中角色的名字,例如團長需扮演阿克拉,也就是狼群小隊的領導者。
貝登堡為了配合新的童軍活動階段,撰寫了《幼童軍手冊》,於1916年12月2日出版。在這本書的第1章,描述了《叢林奇譚》中的吼聲如何進行:「所有狼群在會議石周遭圍繞成一圈;當阿克拉,也就是老狼,狼群的領導者,在岩石上就位時,狼群會抬起頭,向他打招呼。」接著貝登堡繼續說明:「當你們的老狼,阿克拉──也就是你們的幼童軍團長或其他服務員──來到你們的集會當中,你們要向小狼一樣,以蹲姿圍成一圈,並向他實行幼童軍的吼聲[1]。」
原始的幼童軍吼聲
[编辑]吼聲的原始介紹,描述於貝登堡的《幼童軍手冊》:
- 服務員:「Pack - Pack - Pack!」這是在呼喚幼童軍進入集會圈。
所有幼童軍成員要發聲回應,並跑到集會圈中他們所在的位置。
- 幼童軍:「Pack!」
當服務員進入集會圈內時,幼童軍需雙膝蹲下,並將他們的「前爪」(手)放到雙腳與雙膝之間相面對的地上。
- 幼童軍:「Ah-kay-la! We-e-e-e-ll do-o-o-o o-o-o-u-u-r BEST!(阿克拉!我們將竭盡所能!)」在「BEST」這個字喊出來時,幼童軍一躍而起,並將手以兩指放在他們頭的兩側,以代表狼的耳朵。
- 最年長的小隊長:「Dyb - dyb - dyb -dyb」,其中的「dyb」意思是「盡你們所能」(Do Your Best),這是幼童軍諾言的第一個部分,也是原始的幼童軍銘言。
在第4個「dyb」時,幼童軍將左手放下,並將右手手指轉成幼童軍的敬禮。
- 幼童軍:「We-e-e-e-ll dob-dob-dob-dob」,意思是「我們將竭盡所能(We'll do our best)。」[1]
參考文獻
[编辑]- ^ 1.0 1.1 Baden-Powell, Robert. The Wolf Cub's Handbook (PDF). www.thedump.scoutscan.com. Arthur C Pearson. 1916 [24 October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pp.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