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彝
外观
王彝(14世纪—1374年),字常宗,別號媯蜼子。明代詩文家。
其先蜀人,本姓陳氏,父王事元,為崑山州儒學教授,遂徒嘉定(今屬上海)。少孤貧,讀書於天台山,從學於孟夢恂,故其文特醇雅。[1]時楊維楨以文雄於東南,從遊者甚眾。王彝作《文妖》一篇詆之。[2]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布衣身分與里人杜寅及張簡同被召修《元史》,不久入翰林,以母老乞归,賜金幣遣還。洪武五年(1372年)三月,魏觀出任蘇州知府,王彝和高啟接受魏观的邀请,在苏州帮助考訂经史。魏觀又舉行乡饮酒礼,王彝特撰《乡饮酒碑铭》为记。[3]洪武六年(1373年),魏观将府衙修建在张士诚宫殿的遗址上,被御史张度污为“兴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洪武七年(1374年),因魏觀事牽連,王彝與高啟同誅於南京。[4]著有詩文集《三近齋稿》、《媯雌子集》,輯成《王常宗集》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未清初經學家朱彝尊曾為王彝作傳,收錄於曝書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