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金勤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金勤伯(1910年—1998年),名開業,字勤伯[1],號繼藕景北,1910年(清宣統二年)生於上海,原籍浙江省吳興縣南潯鎮,1948年後渡海定居臺灣的畫家與美術教育家。擅長水墨花鳥、人物和山水畫,尤其是工筆花鳥畫[2]

生平事略

[编辑]

出身富裕的藝術世家,自幼受父親金紹基(1886-1949)培養對書畫玉器品鑑能力,為日後藝術創作奠定基礎。曾受書畫及竹刻專家的大伯金城(1878-1926)、二伯金紹堂(1880-1965)、三姑金章(1884-1939)、四叔金紹坊(1890-1979)、陳師曾、清宮廷畫家俞明(1884-1935)等指導筆墨、畫理與傳統畫法[3]:94。1921年由大伯父推薦入「中國畫學研究會」,1926年畢業;1929年考入燕京大學生物系,1935年於同系研究所碩士畢業。隨即留學英國倫敦大學,一年半後轉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37年因戰爭而放棄學業,並返回中國。[4]:1281937至1945年中日戰爭時期進入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以及鑑賞家龐元濟(1964-1949)家中大量臨摹古畫,累積繪畫功底。[5]:130-131

1934年與許聞韻結婚,育有三子。1937年至北京輔仁大學美術系任代課老師。1948年舉家遷臺,結識郭柏川。亦與渡海至臺的藝術家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莊嚴臺靜農孔德成等人交遊,相互切磋書畫技藝。其後持續創作,舉辦個展,亦參與全國性大型書畫展覽,擔任國家多種藝術競賽評審委員。1959年獲美國傅爾布萊特交換計畫獎助(The Fulbright Program for Scholarly Exchange),前往羅德島設計學院講學,並在當地博物館舉辦個人畫展。 又在多所大學展覽並推廣中國書畫教育,迄1967年返臺定居。[6]

藝術創作與教育

[编辑]

金勤伯的水墨創作包含花鳥、人物與山水畫[6]:133-134。 緣於燕京大學生物研究所的專業背景,對自然生態尤重觀察,其工筆花鳥畫被時人稱為「臺灣書畫界院體花鳥畫第一人」[7]

金勤伯自1950年起任教至1983年退休,先後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文化大學和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開設工筆花鳥畫課程[3]:108,將收藏當教材培養學生審美鑑賞能力,亦繪製豐富畫稿讓學生臨摹以傳授筆法技巧,鼓勵學生在水墨畫的傳統基礎上創新與發展個人風格。其學生如胡念祖孫家勤喻仲林傅申等皆成為臺灣近當代知名藝術家、收藏家、藝評家。金勤伯對於臺灣現代水墨畫風格形塑與發展以及藝術教育有其貢獻。[3]:86

參考文獻

[编辑]
  1. ^ 王北 岳,《金西厓藏印―碎玉集》印譜資料。
  2. ^ 沈, 以正. 婉麗.典雅.金勤伯. 臺北市: 藝術家出版社. 2011. ISBN 9860269246. 
  3. ^ 3.0 3.1 3.2 林香琴,〈金勤伯院體花鳥畫風格成形之因探究〉,《臺灣美術》(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年10月)。
  4. ^ 林, 香琴. 金勤伯花鳥畫風格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 2005. 
  5. ^ 邱, 敏芳. 爍古鎔金:金勤伯的藝術發展歷程與與國畫教育理念探釋. 臺灣美術采光:林玉山先生美術研究獎歷屆獲獎論文集 (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9. 
  6. ^ 6.0 6.1 邱敏芳,〈爍古鎔金:金勤伯的藝術發展歷程與國畫教育理念探釋〉,《臺灣美術采光:林玉山先生美術研究獎歷屆獲獎論文集》(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2019年)。
  7. ^ 梁秀中,〈我所知道的金勤伯老師〉,《金勤伯追思會紀念文》,1998年,頁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