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開基大清府嘉蓮宮

坐标22°27′17″N 120°26′55″E / 22.454599°N 120.448633°E / 22.454599; 120.448633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2°27′17″N 120°26′55″E / 22.454599°N 120.448633°E / 22.454599; 120.448633

開基大清府嘉蓮宮
基本信息
位置 中華民國臺灣屏東縣東港鎮嘉蓮里嘉蓮路30-1號[1]
主神大清松王爺、茅府千歲
例祭農曆正月初九、正月十八
地圖
地图

開基大清府嘉蓮宮,又名嘉蓮宮大清府後塭仔嘉蓮宮等名,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東港鎮嘉蓮里後塭仔的王爺廟東港迎王時大千歲的王令會到此廟或大清府舊嘉蓮宮過一夜後,再接到東隆宮,此習俗稱為「大清府過王令」。

歷史

[编辑]

原稱大清府

[编辑]

該廟原稱為「大清府」,而關於此廟的建廟時間,地方文史工作者葉志杰表示不可考,但認為應是先建於東隆宮之前,因此有「大清府過王令」的習俗[2]。另外依當地稱為「阿麻仙」的耆老陳志淵所錄,初建約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3]

此廟位於舟楫繁忙的茄藤港(又名金茄萣港,今大鵬灣[4])畔,後來此地淤積而日漸沒落。光緒年間的海嘯,同時沖毀此廟與東隆宮這兩座地方公廟,兩廟雙雙尋地重建。東隆宮遷建於現今的東隆里,恰好位在市街繁華之處,日後香火日益鼎盛;大清府卻日後數臨水難,幾番耗資建廟,財力散盡,廟務日漸蕭條。[2]

該年1894年的海嘯,在東港的東隆宮、鎮海宮、嘉蓮宮、南隆宮之廟誌及碑文上皆有記載[5]

改名嘉蓮宮

[编辑]

第一次遷建不久,1925年的颱風,讓大清府再次被毀,後塭仔的保正陳用暨庄中父老前來與陳志淵(又作陳阿麻)協商第二次遷建擬要改換廟名,經陳阿麻建議改為「嘉蓮宮」,涵義為紀念茄萣港之意[2][3]

有一說法,嘉蓮里原本有一條連接後寮溪與大鵬灣的小溪,一側是靠近大鵬灣的後塭仔,另一側毗鄰東港的是汕尾仔。兩地人常不合,隔溪叫罵。此溪在此場颱風也遭填平,因此兩地合而為一。陳阿麻為大清府改名後,想既然隔閡的溪已不見,為要兩地人和平共處,也把汕尾仔的一間廟取作同名。[2]

另一說法,則是汕尾仔的該廟原先是供奉福德正神大聖爺等,後來祭拜朱府千歲,且早於1917年便以「嘉蓮宮」尊稱。並說清治日治時期的汕尾仔與後塭仔,因緊臨海域常被巨浪衝擊,兩地居民被迫向內遷移,故互有混合遷移居住情形、相互往來的情誼。[6]

新舊名合用

[编辑]

1947年8月下旬,茵納絲颱風來襲,位在後塭仔的此廟再被沖毀,廟中神像暫時移祀到汕尾仔的嘉蓮宮。當後塭仔居民重建完成,欲索回神像時,卻因雙方誤會最後以擲筊方式決定雙方所祭祀之神祇,後塭仔居民得祀池府千歲、二府千歲、閻帝爺此三尊;汕尾仔居民亦分得松王爺、茅府千歲等。

後塭仔的嘉蓮宮新舊名合用叫「嘉蓮宮大清府」[2]、又稱「後塭大清府」[3]、「開基大清府嘉蓮宮」[7][8]、「金茄萣港后塭開基大清府」[9]、「金茄萣港開基大清府嘉蓮宮」[4],東港鎮民俗稱「後塭仔廟」[3]

位在汕尾仔的嘉蓮宮,廟方加一個舊字成「舊嘉蓮宮大清府」[2]、又喚作「汕尾舊嘉蓮宮」[6]、「金茄萣港汕尾大清府舊嘉蓮宮」[7][8]

東隆宮為了地方和諧,在迎王時輪流請大千歲的王令到這兩廟過夜。

1975年,第四次重建完成[3]門神潘麗水所繪[10]

祭祀

[编辑]

主祀大清王爺與茅府千歲,聖誕分別為農曆正月初九與正月十八[3]。另有森羅殿供奉農曆七月十四聖誕的閻帝爺[4]。兩同名廟皆崇敬大清松王爺,也是獨特「外宿」習俗的由來之一[7]

東港迎王前一年,廟方設中軍府座,並擲出代天巡狩正科中軍府日期,進行開光點睛安座儀式[3]。迎王前,廟內的王船會固定升帆,象徵在大千歲的王船將泊進大鵬灣[9]。迎王第一天,祀王、敬王儀式後,大千歲和中軍府的王令,必須在子時前移到兩座嘉蓮宮之一過夜,直到卯時才迎回東隆宮[2][7]

參考資料

[编辑]
  1. ^ 東港鎮公所-村里導覽 嘉蓮里. 東港鎮公所. [2016-06-20]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葉志杰. 〈嘉蓮宮--大清府過王令?〉. 《聽看東港──從老漁村見識大歷史》. 臺灣: 野人文化出版社. 2004-04-01. ISBN 9789572929339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陳進成. 〈東港後塭大清府嘉蓮宮沿革簡介〉. 《東港廟宇采風錄》. 臺灣: 屏東縣大鵬灣文化產業觀光促進會. 2007. ISBN 9789868401808 (中文(臺灣)). 
  4. ^ 4.0 4.1 4.2 許智鈞. 東港嘉蓮宮閻帝爺聖誕. 《中國時報》. 2015-08-28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6) (中文(臺灣)). 
  5. ^ 吳祚任. 台灣海嘯紀錄. 國立中央大學海嘯科學研究室.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5) (中文(臺灣)). 
  6. ^ 6.0 6.1 陳進成. 〈東港汕尾舊嘉蓮宮沿革簡介〉. 《東港廟宇采風錄》. 臺灣: 屏東縣大鵬灣文化產業觀光促進會. 2007. ISBN 9789868401808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7.3 陳彥廷. 神準?封府大千歲抵東港 「外宿」都到舊嘉蓮宮. 《自由時報》. 2015-10-08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08) (中文(臺灣)). 
  8. ^ 8.0 8.1 毛麗貞. 東港迎王祭 陣頭神轎展出不打烊. 《中華日報》. 2015-09-26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2) (中文(臺灣)). 
  9. ^ 9.0 9.1 陳彥廷. 東港迎王祭典前 嘉蓮里嘉蓮宮王船先升帆. 《自由時報》. 2015-09-29 [2016-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7) (中文(臺灣)). 
  10. ^ 陳淑華、蔡東祐. 〈屏東縣境內潘麗水先生彩繪作品現況的調查研究--東港鎮金茄萣港嘉蓮宮三川門的門神彩繪〉. 《屏東文獻》 (台灣: 屏東縣政府). 2012-05, (第5期)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