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是一种教学组织型式,在两个以上教师的合作下,负责担任同一群组学生的全部教学或其主要部分[1]

方法[编辑]

班级班群[编辑]

增派一个教师归属在一个班级里,和班导师共组教学班群的方式。若是没有增派教师,则教务或特教班导师,甚至图书馆员、地方义工等也可以加入教学群。此种方式以班级导师为主导,再另外增加教学助理员来提供支援。 研究者认为以目前国内国小教师编制而言,增派一个教师归属在一个班级里颇有难度,除非是实习教师的分派,但此现象并非所有班级的常态情况。

学年班群[编辑]

以同学年的教师组织起来做跨班级性的指导,即庄秀贞(1977)所提出相关科目的分组教学,以一学年为单位,打破班级的界限进行分组教学活动,不同的科任教师可分别担任不同年级的协同教学教师。此组织模式对传统包班制的教师组织变动较小,班级教室紧邻、任教年级相同,平时便多有接触机会,所以目前许多学校便采此种模式来组成协同团队,如高雄市港和国小、民权国小即采用之此种学年班群教学团模式。

复数学年班群[编辑]

当人员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由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教师群,有时也可能需要校长或教务主任的协助,而加派老师的角色也可以是科任教师或家长义工。研者认为以目前国内国小教师排课情形而言,每位教师皆有固定分配之授课节数,其他有限的空堂时间必须准备教材、批改作业及处理行政业务,所以要加派教师参与教学在实际层面有诸多困难。

全校班群[编辑]

此模式需要充裕的时间做全校性综合学习或无学年制的学习,而增派教师也会加入教师群中。研究者认为此种模式要在现行的国小教育体制内实行难度较高,必须将全校各年级的教材做纵向及横向的统整。

步骤[编辑]

林志忠认为实施协同教学的具体步骤有下列七个阶段:

  1. 配合学校本位课程和课程统整的方式,来决定协同教学的方式。
  2. 与教师和家长进行理念的沟通。
  3. 组织教学群。
  4. 订定教学群规划
  5. 规划协同教学设计。
  6. 进行教学与评量工作。
  7. 进行课程与教学评量。

参考文献[编辑]

  1. ^ 张清滨,《怎样实施协同教学? 》,〈师友〉,第387期,页43-47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