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塞纳河的无名少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纳河的无名少女

塞纳河的无名少女(L'Inconnue de la Seine)是1880年代于法国塞纳河所发现的身份不明的少女遗体。于1900年代后,艺术家们流行在家中以她的死亡面具作为装饰,并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题材内容[1]

发现过程

[编辑]

1880年代末,塞纳河河岸的卢浮宫码头(今米特朗码头)打捞到了一具少女遗体;由于遗体上没有遭受暴力的痕迹,因此最后推测为自杀,而遗体的真实身份则无法知晓[2]

其后,巴黎太平间的一位病理学家被其样貌所吸引,便请人以石膏制作死亡面具;在另一些文献记载中,则说是从德国某面具制造业者的女儿手中获得[3]

此后数年内,该面具又被制作了为数不少的复制品,后来这些复制品逐渐成为巴黎波希米亚主义艺术家引为时代尖端的诡异装饰品。阿尔贝·卡缪等人认为,塞纳河的无名少女她那谜般的微笑就宛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她的人生、死亡以及她的身份都包含在那诡异却又幸福般的表情内[4]

在1958年,奥斯蒙·莱达尔书面挪威语Åsmund S. Lærdal以塞纳河的无名少女为蓝本;制作了心肺复苏训练用的人偶复苏安妮[5],并于1960年代后广泛使用[6][7]

反论

[编辑]

制作死亡面具家族后裔的Claire Forestier认为,在取得这张死亡面具时该名少女根本没有死亡;而且如果真是自河中打捞上来的尸体,面貌通常无法清晰的保存下来[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Chrisafis, Angelique. Ophelia of the Seine. The Guardian Weekend magazine. 2007-12-01: 17–27 [201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23). 
  2. ^ Elizabeth Bronfen. Over her Dead Body: Death, Femininity and the Aesthetic.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p.207. ISBN 978-0719038273. 
  3. ^ Anja Zeidler. Influence and authenticity of l'Inconnue de la Seine. A Readers Guide to William Gaddis's The Recognitions: the annotations. [201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4. ^ CPR安妮真有其人! 塞納河溺斃少女 神秘微笑風靡歐洲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自由电子报. [2019-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中文(台湾)). 
  5. ^ レーダル社史, accessed 3 September 2007
  6. ^ Snopes.com. CPR Annie. 2005-06-21 [2011-03-21]. 
  7. ^ Geoff Watts. Histories: The girl from the Seine. New Scientist. 2005-07-23 [2011-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