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炉
外观
宣德炉,又称宣炉,特指明代宣德年间宫廷铸造的铜质香炉。宣德炉据传是明宣宗在1428年(宣德三年)特制的一批铜器,既有供郊庙等大型祭祀和宗教活动的礼仪用器,也有供日常生活的陈设器。有别于常见铜器,宣德炉由黄铜铸成,工艺精湛,在明末就与永乐雕漆、景泰珐琅、成化斗彩齐名,被誉为“精巧远迈前古”[1],是中国晚期铜器中最为重要的一类。明末以来,宣德炉常用于室内焚香[2],仿造日渐盛行,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达到高峰[1]。自此宣德炉也泛指带有宣德年号款式的各类香炉,甚至在口语中逐渐变成铜香炉的代名词。
基本形制
[编辑]宣德炉的造型直接取法商周青铜器和宋代瓷器,古朴雅致。总体而言,敞口,短颈,扁鼓腹,足部则粗短有力。桥形耳以及兽形耳均比较常见。铭文年款多铸造于炉的外底部,与宣德瓷器近似[3],常见有“宣”“宣德”“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等几种署款方式[2]。
真伪争议
[编辑]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件来源可考的宣德炉,是保存在青海省博物馆、原先供奉在瞿昙寺、底部有“大明宣德年施”六字铭文的一件香炉[4]。这件香炉是宣德帝赏赐,一直在寺内保存,流传有序,相关记录完整,故而争议较少。除此之外,所有传世品大多仅仅能够判断出大致的时代周期。如北京故宫收藏的宣德款铜熏炉,根据龙纹推断为清代仿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