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那迦
外观
富兰那迦(Purnaka),又作富楼那、富兰那、富罗那,佛陀弟子。为波罗奈国长者,与耶舍为友,后成为佛陀最初的弟子之一,证阿罗汉果。
生平
[编辑]富兰那迦(Purnaka),意译为满足,具足,是富兰那迦长者的名字。
他生于波罗奈国,与长者耶舍为好友[1]。后随耶舍出家,参加释迦牟尼的僧团[2]。是最初成就的阿罗汉之一[3]。
当佛陀灭度时,长老富兰那正在南方游行[4],来不及赶回。当他率领五百比丘回到王舍城时,第一次集结已经结束。他与大迦叶在戒律上有不同的意见[5][6],富兰那认为他从佛陀所听受的法也有收集的必要[7]。虽然大迦叶不同意他的见解,但他的意见也被收入集结中,列名为第二上座[8]。
注释
[编辑]- ^ 《佛本行集经》卷36:“尔时,天竺波罗奈城,有四居士大富长者,最为殊胜善男子辈。何等为四?所谓第一名毘摩罗(隋言无垢),其第二者名修婆[目*侯](隋言善臂),第三名为富兰那迦(隋言满足),第四名为伽婆跋帝(隋言牛主)。”
-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六:“时波罗[病-丙+尼]斯城诸长者等。闻第一长者子耶舍,剃除须发,被于法服,随佛世尊而作弟子。其第二长者子,名曰富楼那。其第三长者子,名曰无垢。第四长者子,名曰骄梵拔提。第五长者子,名曰妙肩。闻耶舍出家,咸作是念:今耶舍童子,生于贵家。富有珍宝,身体端严,恒受快乐。舍其所好,为佛弟子。将知如来甚大威德,法亦微妙,我等应当剃除须发,侍养如来,学受胜法。”
- ^ 《佛本行集经》卷36:“彼时世间成就一十一阿罗汉:第一世尊,二五比丘,三耶输陀,及其在家最胜朋友四大长者善男子是。”
- ^ 印顺长老〈王舍城结集的研究〉:“当王舍城的结集终了,铜鍱律、四分律、五分律,都有富兰那长老,率领五百比丘,从南方来王舍城,与大迦叶重论法律的记载。这位富兰那长老,五分律列为当时的第二上座。研考起来,这就是释尊早期化度的第七位比丘,耶舍四友之一的富楼那(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应为另一人)。富兰那对大迦叶结集的提出异议,说明了王舍结集,当时就为人所不满(这也就是界外大众结集传说的初型)。”
- ^ 《五分律》卷30:“时长老富兰那在南方,闻佛于拘夷城般泥洹,诸长老比丘共集王舍城论比尼法。自与眷属,如屈伸臂顷,来到众中,语迦叶言:我闻佛泥洹上座比丘皆共集此论比尼法。为实尔不。迦叶答言:大德实尔。富兰那言:可更论之。迦叶即如上更论。论已,富兰那语迦叶言。我亲从佛闻。内宿、内熟、自熟、自持食从人受、自取果食、就池水,受无净人净果除核食之。……我忍余事,于此七条,不能行之。”
- ^ 《四分律》卷54:“时长老富罗那。闻王舍城五百阿罗汉共集法毘尼。即与五百比丘俱。往王舍城。至大迦叶所,语如是言:我闻大德与五百阿罗汉共集法毘尼。我亦欲豫在其次闻法。时大迦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为此比丘。更问优波离。乃至集为三藏。如上所说。彼言:大德迦叶。我尽忍可此事。唯除八事。大德。我亲从佛闻。忆持不忘。佛听内宿内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从彼持食来。若杂果。若池水所出可食者。如是皆听不作余食法得食。”
- ^ 《铜鍱律》〈小品五百犍度〉:“君等结集法律,甚善,然我亲从佛闻,亦应受持。”
- ^ 《五分律》卷30:“集比尼法时。长老阿若㤭陈如为第一上座。富兰那为第二上座。昙弥为第三上座。陀婆迦叶为第四上座。跋陀迦叶为第五上座。大迦叶为第六上座。优波离为第七上座。阿那律为第八上座。凡五百阿罗汉不多不少。是故名为五百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