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恪
外观
徐恪(1431年—1503年),字公肃,直隶苏州府常熟县 (今江苏省常熟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官至南京工部侍郎。
生平
[编辑]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左参议,升河南右参政。请求赈灾陕西饥荒。
弘治元年(1488年),升河南右布政使[1],转左。弘治四年,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许州等地。其为人执法严明,纠正各地弊病,为当地豪强王族所不悦。明孝宗知其贤,责怪平乐王、义宁王,后命徐与湖广巡抚韩文互调职位。当时百姓罢市,哭泣相送者数十里不绝。其在湖广与岐王相争,被弹劾改为南京工部右侍郎。任满后因病致仕[2]。
参考文献
[编辑]-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十一》:弘治元年二月丙辰 升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吴绎思、江西右参政秦民悦、河南右参政徐恪、福建左参政陈宾、广东左参政谢瑀、云南右参政熊祥、湖广左参政王道、山西左参政刘忠、福建按察司按察使谢绶俱为布政司右布政使:绎思等俱本司;道,山东;忠,四川;绶,广西。
- ^ 《明史》(卷185):“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藩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奏言:“秦项梁、唐庞勋、元方谷珍辈往往起东南。今东南民力已竭,加水旱洊臻,去冬彗扫天津,直吴、越地。乞召还织造内臣,敕抚按诸臣加意拊循,以弭异变。”帝不从。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