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晓霞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晓霞妆,是中国古代女子位于眉尾至两鬓间的一种面妆。

传说[编辑]

五代后蜀词人张泌所著的《妆楼记》写道:“夜来初入魏宫,一夕,文帝在灯下咏,以水晶七尺屏风障之。夜来至,不觉面触屏上,伤处如晓霞将散,自是宫人俱用胭脂仿画,名晓霞妆。”夜来即薛夜来,初入曹魏文帝曹丕后宫时,一晚,曹丕正在灯下读书,四周围以水晶屏风。由于灯光昏暗,水晶屏风又透明如无物,当薛夜来走向魏文帝时,鬓边不慎撞上水晶屏风且血流不止。待鲜血擦去后,伤处留下如朝霞将散的痕迹,即使痊愈后仍留有如新月般的疤痕。后来宫中女子见薛夜来受宠,便争相在两鬓边学着薛夜来的伤痕,用朱砂胭脂等红色膏料画上面饰,称晓霞妆。后来演变为斜红型式。

画法[编辑]

在眉尾至鬓边用朱砂胭脂等物,画成朝霞余韵之貌,看似血痕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