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深圳安车特大国家标准诈欺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安车特大国家标准诈欺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5年9月份全国范围内爆发的特大诈欺案,属于智能犯罪、集体犯罪。深圳安车公司(粤ICP备14005652号-2)为生产汽车环保检测大型商用仪器的厂商,在中国大陆范围的市占率就达到82%,并有外销国际。

案情[编辑]

2014年初安车公司意图股票上市,却遭同行检举该公司有诸多问题,一时引起报导却并未引起较大关注。[1]

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与周边城市实施空气污染管制措施,并于2015年抗战胜利大阅兵期间再次实施,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民间车辆废气排放指标高于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却能拿到每年定检证书在路上行驶,国家开始介入调查,以往常见的现象是地方较偏远的检查站一线操作人员收取红包后放水,但手法较为隐晦通过车辆数也较少,照统计推算远不及目前的黑车数,显示有另一层面因素存在,因为2009年后全国已经强制实施检测站仪器电脑化,检测过程由电脑全程操作并数据即时传输到省环保局备查,大量减少了一线工作员操作的程序,要在电脑上作假也不是普遍低教育的检测站人员能达成,甚至高阶的骇客都很难入侵检测主机改写程式[2]

央视2015年9月12日播出由暗访偷拍制作的专题报导,发现案情真相是行业居领导地位的深圳安车全公司集体造假诈欺,在电脑程式撰写阶段就预留后门,并明白告知下游检测商数据可以由特制程式调整,供其向车主索取红包之用,甚至超标达5倍的车辆都能通过,并告知各省环保局的监控端主机也是由其生产,绝对万无一失。由于有此项“加值功能”导致其产品销售一路长红,劣币驱逐良币,其他较小厂商也必须跟进增加后门作弊功能否则无法销售,国家标准全面崩坏。

参考文献[编辑]

  1. ^ 安车检测IPO候审 遭“欺诈发行”举报.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央視-被操控的检测. [2015-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