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汉城旬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城旬报
한성순보
汉字漢城旬報

汉城旬报》(韩语:한성순보)是朝鲜于1883年10月30日创刊的第一份现代化报纸,由政府机构“博文局”发行。

1886年1月25日创刊的《汉城周报》是《汉城旬报》的后继。创刊发行主要协力者为金玉均

概述

[编辑]

《汉城旬报》每10天发行一次,全文以汉文书写。报纸内容包括官报、国内私报(社会版)、各国近事(外国报纸通讯)、市直探报(物价消息)等。

报纸使用朝鲜建国年号,以1392年为元年。1884年12月因甲申政变,政府机关博文局被焚毁,《汉城旬报》因此宣告废刊。

《汉城旬报》总共发行了36期,由政府机构“博文局”负责。

取名为“博文”希望大朝鲜国民能够广泛阅读书写,并达到博学的含义。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博文”无关。

出版背景

[编辑]

1882年10月,壬午兵变后签订的《济物浦条约》的正式修信使朴泳孝等访问了日本。[1]朴泳孝等一行向外务大臣井上馨咨询有关朝鲜的借款和访日费用的同时,与倡导朝鲜改革的福泽谕吉会面。

福泽提议为了朝鲜的独立和启蒙,进行教育(留学)与发行报纸,朴泳孝也同意将部分借款用于教育和启蒙,报纸因此得以发行。其后,徐载弼等数十人也前往庆应义塾和士官学校留学。福泽也协助《汉城旬报》发刊准备,并介绍了编辑如牛场卓蔵、高桥正信,印刷工人三轮広蔵、真田谦蔵等,最后聘用了牛场等人。[2]

朴泳孝回国后,1883年1月被任命为汉城判尹(等于现在的首尔市长),并开始推动报纸发行。1883年2月,朝鲜国王批准报纸发行的许可。然而,朝鲜保守派于1883年4月对朴泳孝产生反感,解除他的汉城判尹职务。又因报纸计划旨在呼吁“政治改良”,让发行计划一度受挫。参与报纸发行计划的日本人,除了在参与报纸发行计划的福泽门下的井上角五郎外,其他日本人都决定返回日本。

1883年8月,博文局成立,并从日本购入印刷设备与报纸用纸。同年10月30日,博文局发行了《汉城旬报》的第1期。

参考来源

[编辑]
  1. ^ 明治15年10月19日,为了履行条约,修信使朴泳孝(正使)、金晩植(副使)、徐光范(従事官)一同乘船访日。此外,闵泳翊和金玉均也随行,目的是为了视察。
  2. ^ 由于朝鲜希望建立军事训练所,因此同时也雇用了松尾三代太郎和原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