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桥河
维桥河 | |
---|---|
别名 | 维古河、枳头桥河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州 | 江苏省 |
地区 | 淮安市盱眙县 |
流域 | |
水系 | 淮河水系 |
源头 | 盱眙县尖山东南麓 |
• 位置 | 江苏省盱眙县尖山 |
• 海拔 | 193米(633英尺) |
河口 | 洪泽湖 |
流域面积 | 516 km2(199 sq mi) |
城市 | 盱眙县 |
本貌 | |
长度 | 45 km(28 mi) |
维桥河为淮河水系入湖河流。在江苏省西部。源出盱眙县西南海拔193米尖山东南麓。南流经水冲港乡东部,穿过桂五水库后,主河道折向北流,经桂五乡西北,至季安东又穿过龙王山水库,又北经穆店乡北、古桑乡南,至维桥乡大沟岩村入洪泽湖。全长约45公里。流域面积516平方公里。桂五乡以上流经丘陵低山,支流发育,建有多座中小型水库及渠道工程。维桥乡以下为湖滩平地,河渠众多,水网密布,东临三河口,系盱眙县南部重要河流之一。[1]
名称
[编辑]维桥河原发源于盱眙古城,水流至维桥(古名枳头桥)入淮,故名“维古河”,古称“枳头桥河”。1973年在维古河中段筑坝建库,大坝东起龙王山、西至雍小山,建成库容达9183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即龙王山水库),河涧被拦腰截断,形成三截:上游称“古城大涧”,中段库区为“龙王山水库”,水库下段称“滚子涧”,再下游称“维桥河”。清光绪《盱眙县志稿》载:枳头桥河,治东。《乾隆志》河行来安古城发源,上皆山涧,汇至枳头桥成河,河长三十里,宽十丈,深一丈五尺,由董家渡、申家渡入洪泽湖。(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二·山川)。[2]在《中国水系辞典》中,将维桥河源头认定为盱眙县西南的尖山。[1]盱眙当地官方媒体则将维桥河源头认定为龙王山水库,并分别以皮湾闸和东方大桥将维桥河划分为上段、中段与下段。[3]
治理
[编辑]维桥河是盱眙东部地区重要行洪之河,1950~1954年冬春,盱眙县委县政府发动全县1.94万名水利战士整修维桥河,开挖河道,筑堤防水,截弯取直,完成土方工程56.7万立方米。1958年冬,发动1.16万民工,完成土方工程81.4万立方米。1971年,组织1.2万民工,完成土石方80万立方米,拓宽挖深河道10公里。维桥河经过多年治理,河底高程10米,宽40米,河床宽100米,确保高水位泄洪畅通。[4]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朱道清编纂. 《中国水系辞典 修订版》 (M) 1.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年: 197页. ISBN 9787543608252.
- ^ 马培荣. 话说盱眙“桥”故事. 盱眙日报 (3869). 2021-03-19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 ^ 朱晓星; 时训利. 我县投入4445万元实施维桥河(中段)综合整治. 盱眙日报 (3060). 2018-01-24 [2022-07-11].
- ^ 夏维新; 孙士奎. 盱眙境内古今淮河水患与治理. 盱眙日报 (3849). 2021-02-19 [2022-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