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偕故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马偕故居
马偕故居馆舍外观
概要
建筑风格殖民地复兴建筑[*]
地点 中华民国台湾新北市淡水区真理街4巷2号
坐标25°10′29″N 121°26′05″E / 25.1746868°N 121.434663°E / 25.1746868; 121.434663
竣工日1875年
保护情况纪念建筑
地图
地图

马偕故居,又称为马偕纪念馆,是位于台湾新北市淡水区的一座建筑,为加拿大基督教长老教会传教士马偕故居。现已不对外开放。[1]

沿革[编辑]

1872年(同治11年),来自加拿大的马偕牧师抵达淡水后,就积极地展开传教的工作,随即租下一间原预备做为马厩的房子,以此传教。[2]由于求诊者与日俱增,于是在1873年5月时,马偕另租民房为诊所,名为“沪尾医馆”。[3]

1875年1月29日,加拿大长老会派华雅各医生(Rev. J.B. Fraser, M.D.)夫妇抵达台湾,并拨款于淡水兴建两栋宽敞的宣教师宿舍供给马偕一家和华雅各一家居住。该建筑物是由马偕亲自设计督工,建材由厦门购入。马偕博士后来还在建物后方加盖“读书楼”作为读书研究和,此外该建筑因大量搜藏文物而成为台湾第一座私人博物馆。[4]

由于华雅各夫人于1877年10月4日病逝,不久,华雅各医生带着两个女儿回国,其住所则改为教士会馆使用。马偕故居则成为马偕一家的生活住所,也作为马偕开拓宣教、医疗与教育重要的基地,直至1901年马偕博士病逝。不久马偕的妻子张聪明则带着儿女返回加拿大定居。建筑则由华罗德牧师和宋雅各医师等宣教师曾在此短暂居住。不过马偕家族返台时基本都下榻于此。明治年间,台湾总督乃木希典曾来此拜访参观。1912年,马偕博士独子偕叡廉回台创办淡江中学,再度以此故居作为校长寓所。

太平洋战争初期,马偕故居因提供给失去家庭的妇女住宿静养而改为“安乐寮”,后来淡水中学则承租学寮,将建筑称为“白虎寮”,在战争末期则充作弹药库使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建筑则由偕叡廉和马偕次女偕以利续住直到1952年[5]。1965年后,建筑物曾作为来淡水工商管理专科学校(现真理大学前身)图书馆、实习旅馆、及外籍老师宿舍使用。

1994年,马偕故居作为真理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会馆,提供国内外学者或贵宾住宿使用。后在2007年更名为“马偕古厝”,作为观光学院实习旅馆使用。

2016年5月28日,马偕故居在重新整理后,作为“马偕纪念馆”举办开幕感恩礼拜,曾开放大众免费自由参观。[6]2020年后,校方将纪念馆永久关闭,采预约制参观,故并不对外开放。[7]2022年,真理大学在马偕故居举办时光展、多媒体故事馆。[8]

建筑设计[编辑]

与教士会馆、前清淡水关税务司官邸风格相似,马偕故居以英国殖民地复兴风格设计,并以西斑牙式的白垩孤廊为主要特征,因有着白色墙体而被昵称为“马偕的小白宫”。其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建筑平面采用三面拱廊,内部则以中央走廊左右对称。屋架为杉木,回廊屋架略低于室内,因此屋顶有高低二阶,壁体为砖石构造,并设有高台基、高挑高屋顶空间及通气孔。[9]住处后方天井厨房上方则建立二层之读书楼,作为私密研究空间使用。该建筑物能够展望淡水河观音山景观。建筑形式反映出外国人在面对台湾地理因素时生活住所的考量。[10] [11][12]

参考文献[编辑]

引用
  1. ^ 真理大学校史馆. 馬偕故居. 开放博物馆.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马偕著,陈宏文译《马偕博士略传、日记》,台南:台湾教会公报社,1972,页37。
  3. ^ lumiere-app.com. 愛吟詩的斜槓宣教師——馬偕. ct.org.tw.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中华民国文化部. 馬偕博士夫婦與牛津學堂學生合影-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真理大学校史馆. 馬偕的次女偕以利及其子柯設偕. 开放博物馆.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繁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見證宣教佳美腳蹤 馬偕紀念館5.28開幕. 基督教论坛报. 2016-05-25 [2016-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陈心瑜. 淡水輕旅行 「旅學堂」邀民眾到馬偕故居享受春光和茶席 - 生活.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0-02-12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许端驿. 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 淡水故居時光展開幕. 联合新闻网. 20220301T180049Z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9. ^ 馬偕在台灣. tmrc.tiec.tp.edu.tw.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中华民国文化部. 馬偕故居-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memory.culture.tw. [2022-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中文(台湾)).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江柏炜. 〈洋樓:閩粵僑鄉的社會變遷與空間營造 ( 1840s~1960s)〉. 台北市: 国立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 1990. 
  12. ^ 曾尹君、张崑振. 〈十九世紀馬偕宣教師宅之探討〉. 台北市: 文化资产保存学刊 ; 35期. 2016.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