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粤语声调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历史源流”的来源[编辑]

@六四先生阁下撰写这段“历史源流”,不知有没客观可较来源?还是原创研究?若有客观可较来源,敬望仔细补上。暂时把这段文字移放于此,请见谅。-Cangjie6留言2020年1月19日 (日) 20:33 (UTC)[回复]

  • [[上古漢語]]中的「平上去入」本無分[[聲調]],[[聲調]]只是「平上去入」的副作用,但透過歷史上語言tonogenesis的過程,[[聲調]]反客為主地則範了「平上去入」的標準,四個聲調在[[上古漢語]]的後期出現。 後來上古粵語中的[[濁音]]慢慢消失,[[清音]][[濁音]]演化成「陰陽」的不同[[聲調]],「四聲」因而變為「八聲」。 隨著粵語發展,陰入聲被其它[[方言]]影響,分為[[上陰入]]及[[下陰入]]兩個不同聲調,粵語「九聲」因而形成。 粵語有[[小稱變調]]機制,部分入聲字可以改變聲調,因而在廣義情況下連同變調粵語共有「十一聲」。
@Cangjie6你好,历史源流主要来自这两篇文章:粤语声调 6 个 定系 9 个?, 从中古四声到现代粤语六调 - 张群显--六四先生留言2020年1月20日 (一) 04:06 (UTC)[回复]
@六四先生谢谢。都是可靠来源,已加进条目中。不过两篇都是从语音学的立场,如果有汉语音韵学立场的学者论述,欢迎补充。-Cangjie6留言2020年1月20日 (一) 18:09 (UTC)[回复]

舒声不只鼻音[编辑]

@六四先生阁下谓“六调”乃“鼻音与塞音统一处理”,似乎忽略了既非鼻音结尾,也非塞音结尾的元音结尾音节。故改作“舒声与促声”。-Cangjie6留言2020年1月19日 (日) 20:36 (UTC)[回复]

到底有什么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编辑]

过往从无参与本条目编辑和讨论的User:SCP-2000,一来到就加入{{Original research}}模版到条目,声称“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然后以版权为由删去了一整段学术用的合理引用。可是,{{Original research}}模版上的文字写明“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User:SCP-2000却没有留下任何片言只字去解释他认为条目上有什么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环顾整个条目,其实已引用了多份文献文本,也在许多地方写了ref注脚。敢问User:SCP-2000这个行为,是为加{{Original research}}而加吗?先不论阁下不亲自协助改善条目,连哪儿有阁下眼中的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大家都不知道,又怎样去改善条目?若两周后还没有具体说明,将视作破坏,直接移除模版。--Cangjie6留言2020年3月6日 (五) 13:01 (UTC)[回复]

  • 抱歉我没想过有这么无视常识的回应。本身注释和连结的文本都完全涵盖了这些部分,你的发言(还要是秒回)证明阁下根本没有好好阅读就下定论,请仔细阅读。而且这些部分基本上是粤语常识性的东西,如果逐句逐段加注只会使条目不必要且重复的注脚太多。打个比方,如果“粤语的方言”是“疑似为原创研究”,那么整条粤语方言条目、许多语言学者的严谨学术研究本身也是“疑似为原创研究”?常识性的东西,不必要每句每段后都加,造成版面冗赘,否则会有[午餐吃太饱撑著无聊吗]之嫌。--Cangjie6留言2020年3月6日 (五) 13:28 (UTC)[回复]
  • 我发现邮局条目截止今日(2020年8月)其章节完全没有任何来源,什么“邮局是邮政系统中的基本设施”、“邮局负责邮件的投寄、收件、分类、处理、传送及交付”,User:SCP-2000或许会疑为原创研究。烦请User:SCP-2000移玉步到邮局条目加上{{Original research}}模版。--D7CY689留言2020年8月30日 (日) 18:1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