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Ghren/笔记3
外观
序号[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
---|---|---|---|---|---|---|---|---|---|---|---|---|---|---|---|---|---|---|---|---|---|---|---|---|---|---|---|---|---|---|---|---|---|---|---|---|---|---|---|---|---|---|---|---|---|---|---|---|---|---|---|---|---|---|---|---|---|
二分说 | |||||||||||||||||||||||||||||||||||||||||||||||||||||||||
四分说 |
文原论 文类论 文术论 文衡论
| ||||||||||||||||||||||||||||||||||||||||||||||||||||||||
六分说 |
文之枢纽 文体论 创作论 文学史和作家论 文学批评 自序
| ||||||||||||||||||||||||||||||||||||||||||||||||||||||||
七分说 |
总纲 文体论 创作论 风格学 文学史和批评论 修辞学 自序
|
- 二分说:此说之支持者有叶联芳、曹学佺、范文澜等。叶联芳认为:“自书记以上,则文之名品;《神思》以下,则文之情度。”曹学佺认为:“雕龙上廿五篇,铨次文体;下廿五篇,驱引笔术。”范文澜说:“文心上篇剖析文体,为辨章篇制之论;下篇商榷文术,为提挈斗术纲维之言。”[2]
- 三分说:
- 〈序志〉单作一类:《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认为,“上篇二十有五,论体裁之别;下篇二十有四:论工拙之由,合〈序志〉一篇,亦为二十五篇”。罗根泽、周勋初
- “文之枢纽”单作一类:刘凌文心雕龙理论初探中认为刘勰将全书的内容运用了三个相似的句式,即:“”,显然是分作三部分。
- 四分说:此说之支持者有郭晋稀、张长青、张会恩等。郭晋稀将《文心雕龙译注》中将全书分为:全书纲领五篇;论文叙笔二十篇;剖情析采二十篇;全书总结五篇。张长青、张会恩《文心雕龙诠释》也同。
- 五分说:此说主要将下篇又再分为三部分。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认为刘勰在〈序志〉中分为五部分:“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创作论)、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批评论)、以及“长怀序志”。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陆侃如、牟世金也如此。
- 六分说:此说主要将下篇又再分为四部分,在五分说基础上增加文学史观类。王运熙、顾易生认为〈时序〉、〈才略〉两编是文学史和作家论,扼要评述了历代文学和著名作家。〈知音〉、〈程器〉两篇,诗论了文学批评方面的重要的问题。”[3]。张文勋,杜东枝也同。
- 七分说:此说主要将下篇又再分为四部分,在六分说基础上增加修辞类。詹锳认为创作论的有《神思》、《情采》、《镕裁》、《养气》、《附会》、《总术》、《物色》、《程 器》凡八篇;属于风格学的有《体性》、《风骨》、《定势》、《隐秀》凡四篇;属于文学史 和批评论的有《通变》、《时序》、《才略》、《知音》凡四篇;属于修辞学的有《声律》、《章句》、《丽辞》、《比兴》、《夸饰》、《事类》、《练字》、《指瑕》凡八篇[4][5]
12[8]3
参考
[编辑]- ^ 曹月芳詹锳与《文心雕龙》研究河北大学,107-108
- ^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第 495 页。
- ^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第 148 页。
- ^ 《刘勰与〈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80 年版,第 21—22 页。
- ^ 同注:87。
- ^ 李曰刚:《文心雕龙斠诠》,(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2 年版,第 7—8 页
- ^ 《文心雕龙诠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356—357 页。
- ^ 8.0 8.1 李淼. 性質、結構、理論體系. 杨明照 (编). 文心雕龍學綜覽. 上海: 上海书店: 86–90. 1995 (中文(简体)). ,86 ,87
引用错误:name属性为“main”的参考文献没有在<references>
标签中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