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管
相关乐器 | |
---|---|
相关条目 | |
木管乐器 |
巴塞管(英语:basset horn),是木管乐器的一种,属单簧管家族,是一件中音域的乐器。
外形和结构
[编辑]巴塞管的吹咀系以一块簧片,当演奏者通过簧片和吹口的空间吹气时,并配合下唇适当的压力,簧片尖会产生振动,使乐器管内的空气柱开始振动,因而发出声响。
管身呈圆筒形,但而由于音域比单簧管为低,管身相对较长,为方便演奏,吹管和喇叭口的位置会分别向两边弯曲,成一长型“S”的外貌。莫扎特时期亦出现了过另一种外貌变种,置弯部分设在管身中间,吹咀位则靠近吹奏者,使乐器成一直立“V”型。
音域、定调、指法和记谱法
[编辑]巴塞管是移调乐器,最普遍的定调为F调,谱音比实际音高1个纯五度。指法上亦和单簧管相近,音域比单簧管低1个纯四度。
曾经出现过B♭调、A调、G调、E调、E♭调和D调,但后来都被F调所取代。E♭调和D调可以视为现代管乐团中的E♭调中音单簧管的前身。[1]
音色
[编辑]音色相对比单簧管暗淡而深沉。
发展
[编辑]巴塞管被认为是和单簧管同时期所发明的乐器,相关的音乐作品最先在古典时期出现,其中有卡尔·斯塔米茨、伯高芬等。莫扎特亦创作过不少运用巴塞管的乐曲。如《“大组曲”小夜曲》,KV361、《共济会的葬礼音乐》,KV477、歌剧《后宫诱逃》、以及《G大调快板》,K621b(后来被改编成给巴塞单簧管的《单簧管协奏曲》,KV622第一乐章)。
然而,莫扎特之后,巴塞管如不少当时的乐器一样,很快就没落了。相关的作品也变得稀少。在19世纪有门德尔松为单簧管、巴塞管和钢琴所写的两首三重奏(作品113及114),以及德伏扎克的《捷克组曲》(但作曲家标明可以英国管代替)两首作品较为重要。20世纪初,理察·斯特劳斯的作品为多款古乐器“复活”时,巴塞管才再一次受人所留意。其后布莱恩的《歌德交响曲》、塞欣斯的《小提琴协奏曲》等都有使用巴塞管。
至于近代,德国作曲家施托克豪森为巴塞管写成了大量的音乐。在他的联套歌剧《光》(Licht)中,其中代表主角夏娃的乐器便是巴塞管。因此亦造就了大量相关的独奏曲或合奏曲。而他未完成的套曲《声音》(Klang),“第11小时”及“第16小时”亦有用上巴塞管。
轶事
[编辑]著名剧作家萧伯纳以巴塞管的意大利名称corno di bassetto作为其发表音乐评论时的笔名。
外部链接
[编辑]注释
[编辑]- ^ Rice, A. R. (1986). "The Clarinette d'Amour and Basset Horn". Galpin Society Journal 39:97–111. doi:10.2307/84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