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学习的理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学习的理由
If There is a Reason to Study
基本资料
导演杨逸帆
监制吴汰纴
主演陈立安 蔡沛玲 林雨萱 巩兴豪 杨逸帆
配乐史旻玠 杨逸帆
摄影杨逸帆 林彦甫
剪辑吴姿莹 赵家贤 郭于宁 杨逸帆
制片商青醒Awakening
片长96分钟
产地 台湾
语言华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台湾地区2016年8月12日
发行商牵猴子整合行销

学习的理由》(英语:If There is a Reason to Study),原作《The Soul 不想考基测》(英语:The Soul -- I Don't Want the Basic Competence Test)是由杨逸帆执导的一部教育纪录片。本片从2009年3月开始拍摄,当时杨逸帆年仅十四岁,仍就读宜兰县立人文国民中小学国中二年级。费时七年制作,2016年8月借由群众募资在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宜兰上映。

本片由杨逸帆拍摄自己在人文国中小的朋友们面对基测的过程,并追踪他们一路到大学的改变历程,探讨升学与分流体系对青少年的影响,更触及人们为何“换了位子就换了脑袋”此一大哉问。

剧情简介

[编辑]

台湾学生在国三之后,学习就得分流。怪的是,孩子成绩越好,可选择的学校越多。社会不成文的认知是,选择学术高中,出路多;选择职业学校,难回头。面对未知的明天,十五岁的灵魂,将何去何从?

人文国中小是一所没有分数与排名,让学生广泛探索自我的体制外学校。为了升学,这所学校的学生却在2009年第一次面对基测。好奇心驱使,当时年仅十四岁,就读人文国中小八年级的逸帆决定拿起摄影机拍摄《学习的理由》(原作:不想考基测)纪录片,纪录朋友们的升学心声。

立安从小自学组装零件、3D动画,鄙视应试教育,却渐渐在考试中吃到甜头。雨萱成绩优秀,偏偏更爱演艺,陷入两难抉择。沛玲怕自己跳舞的兴趣没出路,奋发苦读,却难以提升课业表现。兴豪音乐才华洋溢,音乐老师却去当了上班族,让他不知:该“面对现实”,还是继续逐梦?

主流教育告诉他们“安故守常”是生存条件,“努力读书、考试”才能胜出。逸帆发现,面对新的游戏规则,朋友们渐渐失去梦想的勇气、学习的理由。为了替莘莘学子发声,逸帆也亲自挑战基测,却渐渐遗忘初衷......

制作过程

[编辑]

拍摄缘起

[编辑]

形成团队

[编辑]

退出公视与国艺会联合补助案

[编辑]

电影配乐与主题曲

[编辑]
曲别 曲名 作曲 作词 编曲 制作 演唱
主题曲 童年回忆 杨逸帆 杨逸帆 聂琳 吴孟谚 余惠心 林军妤 林玟圻 张语嫣 曾以宁 陈郁涵 罗雯欣 杨逸帆

2011年,在许多台湾体制内学生、家长、教师、行政主管与教育官员的采访经验中,导演杨逸帆深深感受到教育第一线的无力,写下本纪录片主题曲〈童年回忆〉,献给片中舞蹈的女孩。

2013年,杨逸帆与曾获2012年金钟奖最佳音效奖的史旻玠展开合作,担任《学习的理由》配乐师,并以〈童年回忆〉为主旋律,做出几首配乐。

2016年,杨逸帆以“开放青少年素人参与专业录制”的实习计画邀约曾任十二夜纪录片配乐的聂琳担任〈童年回忆〉编曲[1]


《学习的理由》公益放映X影响力计画

[编辑]

《学习的理由》专栏

[编辑]

《学习的理由》主题曲录制计画

[编辑]

秉持青醒 Awakening团队一贯的理念,《学习的理由》在网路上招募三位二十二岁以下的素人参与主题曲录制,“希望让这段制作过程成为对有缘人有帮助的实习经验”[2]。不到一周,便涌入超过团队能负荷的报名人数,使招募必须终止[3]。其后,七位素昧平生的少年少女从台湾云林、嘉义、彰化、台中、基隆等地,纷纷来到台北和平阿帕录音室进行三日课程,并在独立音乐人吴孟谚的指导下完成主题曲录制[4]。这首主题曲的MV也是在导演杨逸帆与摄影师林彦甫指导下,由有意学习影像制作的演唱者张语嫣、曾以宁担任导演兼剪辑,在实作经验中习得技能[5]

教育广播电台“学习的理由”单元节目

[编辑]

前导工作坊

[编辑]

奖项

[编辑]
年份 国家 影展 项目
2014年 台湾 高雄教育影展 开幕特映 特约
2014年 英国 雪菲尔纪录片影展 Videotheque市场单元 入围
2014年 香港 华语纪录片节 长片组 季军
2014年 印尼 国际电影奖 纪录片新人 金奖
2014年 台湾 南方影展 最佳纪录片 入围
2014年 台湾 南方影展 最佳人权奖 入围
2014年 中国 深圳艺穗节 教育单元 特约
2015年 台湾 青少年影展 开幕片 特约
2015年 美国 纽约亚美电影节 纪录片 青年观点奖
2016年 印尼 世界纪录片奖 人道关怀奖 得主
2016年 美国 环球电影节 纪录片单元 入围
2017年 加拿大 加拿大儿童电影节 纪录片单元 特约

评价

[编辑]

回响

[编辑]

本片在台湾正式上映前,就已经在各地影展、试映会获得许多回响。

台湾导演徐汉强在2014年南方影展手册序言〈创作的课题〉中提及,《学习的理由》是该年影展作品中,他认为“最惊人”的三部作品之一:“以挖掘台湾几近变态的考试教育文化主题来说,本片可能是近期最好的作品”。

前媒体人、现任亲职作家罗怡君在一篇影评中写道,《学习的理由》让十几年来不断摆布教育,却找不到主人的“巨大黑手”现身了[6]

2016年8月12日,时任教育部次长陈良基在《学习的理由》首映前[7],于教育部接见杨逸帆及青醒 Awakening团队成员。会后,陈良基在facebook粉丝页表示,这部作品忠实呈现了孩子的学习动力与潜能,如何在进入教育体系后被“急速冻结”,反映台湾教育现场普遍的真实。并坦言:单一价值观的学习评量制度,相对无趣,更使能力太强的被排挤,表现太差的被霸凌,学习变成是件痛苦的过程,人生的无奈。此外,他更请杨逸帆邀请海外实验教育机制,为台湾教育注入活水。

2016年12月31日,影评人郑秉泓将《学习的理由》评为“2016年最杰出的台湾电影”[8],写道:“今年最惊喜的台湾电影!不是因为导演是国中生,更在于它切入的角度,以及思辨的方式。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学习?透过学习就能够达成目的吗?本片导演杨逸帆又是基于什么理由想要拍摄这部关于‘不想考基测’的电影?《学习的理由》是一场行为艺术,是一场影像实践,是我心中最足以代表2016年的台湾电影。”

批评

[编辑]

即便在各国获得不少影展肯定,以及教育人士的好评,仍有网友认为这部片不够成熟。

“导演14岁便开始拍摄这部纪录片,质疑当下台湾的中小学教育体制。数年追问,一直到最后,质疑还只是质疑,并未能找到出路,但这种探索仍然很可贵。影片未能拍摄到更多有效素材,剪辑也有点杂乱,导演还需要苦练内功。”一位中国网友在豆瓣写到。[9]

外部链接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學習的理由》主題曲編曲感言分享. Ling Music 官方faceook粉丝页. 
  2. ^ 《學習的理由》主題曲演唱者徵集. 杨逸帆的faceook. 
  3. ^ 《學習的理由》主題曲演唱者徵集截止通知. 《学习的理由》官方faceook. 
  4. ^ 《學習的理由》主題曲製作感言分享. 孟谚 John Wu 官方faceook粉丝页. 
  5. ^ 學習的理由MV. 《学习的理由》官方faceook. 
  6. ^ 別讓考試成為逃避的工具 ─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2016-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7. ^ 這部記錄片很強 陳良基葉丙成都有感[影] | 生活 | 中央社即時新聞 CNA NEWS. 中央通讯社. [2016-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8. ^ ET看电影. 鄭秉泓/2016年最傑出的台灣電影 | ET看電影 | 樂在分享.愛上雲端. ET看电影. [2017-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中文(台湾)). 
  9. ^ 学习的理由 短评. 豆瓣. [201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