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鱼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丑鱼
眼斑双锯鱼 Amphiprion ocellari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i
系: 卵附系 Ovalentaria
目: 鲈型目 incertae sedis
科: 雀鲷科 Pomacentridae
亚科: 海葵鱼亚科 Amphiprioninae
Allen, 1975

双锯鱼属AmphiprionBloch & Schneider, 1801
棘颊雀鲷属PremnasCuvier, 1816

小丑鱼(英语:Clownfishanemonefish)是对雀鲷科底下的海葵鱼亚科(Amphiprioninae)鱼类的俗称,是一种热带海水鱼。已知有约30,一种来自棘颊雀鲷属Premnas),其馀来自双锯鱼属Amphiprion)。小丑鱼大多生活在水质清澈、光线充足、水深50公尺以上之海域 为热带性观赏鱼,分布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不存在于大西洋。台湾目前记录有的小丑鱼共1属5种,分别是公子小丑、鞍背小丑、咖啡小丑、红小丑、双带小丑。 小丑鱼与海葵有著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因此又称海葵鱼(Anemonefish)。虽然世界上海葵的种类超过一千多种,但仅约十种会与小丑鱼共生。带有刺丝胞的海葵提供居住和保护,小丑鱼则将海葵身上的寄生物、坏死组织及有机、无机废物清理干净,这些东西同时也是小丑鱼的食物来源,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在性别方面,在一群小丑鱼当中体型最大者为雌性,第二大的为雄性,其馀则为未分化性别的小鱼,当母鱼(体型最大)死去,则原本的公鱼(体型第二大)即现在的最大鱼将转变成母鱼,而未分化小鱼中体型最大者将变成公鱼。小丑鱼最长可长至18公分,最小仅10公分。

生态和栖息地[编辑]

小丑鱼原生于印度洋太平洋较温暖的水中,包括大堡礁红海。虽然大部分种类的分布有其限制,但某些分布的十分广泛。小丑鱼生活在浅海英语Neritic zone的底部的浅潟湖法语lagon珊瑚礁的海葵中,与海葵存在共生关系,保护了小丑鱼不被天敌吃掉。小丑鱼的皮肤上有层黏液 ,也可使自己不被海葵蛰伤,不过没有这层保护的话一样有可能遭到海葵袭击。在繁殖方面,小丑鱼有先公后母的变性特质,称作顺序性雌雄同体。一群小丑鱼中一般以体型最大者转变为母,然而最终成为母鱼后就无法变为公鱼,生产时平常会将卵产在平坦的礁石表面,夜间孵化。小丑鱼不存在于大西洋中。

大众文化[编辑]

迪士尼(Disney)与皮克斯(Pixar)的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的主角马林和尼莫是小丑鱼,片中传达一种不要滥捕海洋中的生物的理念,但随著这部电影大受欢迎,却反而使海洋中更多小丑鱼受到捕捞。[1]

种类[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Travis M. Andrews. ‘Finding Nemo’ wasn’t so entertaining for real clownfish. [對實體小丑魚而言,《海底總動員》沒那麼好看]. 华盛顿邮报. 2016-05-18 [2020-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4) (英语).